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8中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28中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来源:华拓科技网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教材概貌

全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6篇。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全册安排综合性学习两次,“资料袋”三次,“阅读链接”两次。安排“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各七次。“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学期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

1、会写120个字,掌握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有较强的识字能力。

2、能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地背诵和抄写要求背诵的语段。

2、加快默读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边读边思考,习得质疑的习惯,能根据句子或不懂的内容提出问题。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生活实际和时代背景)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等初步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列小标题,养成的概括能力。

5、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文言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6、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7、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习作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重点掌握写人记事的文章,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学写演讲稿和建议书,续写故事,根据漫画和图片编写故事。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人交流,修改时能学习他人的方法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4、课内习作7次。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口语实际

1、学习演讲、辩论、建议、劝说等基本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综合性学习

1、能搜集整理资料,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通过诵读诗歌、欣赏诗歌等,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特点及魅力。尝试学写儿童诗。

2、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具体板块 ·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120个) 单元 认识 / / / / / / / 词语(300个) 读读记记(117个) 11 11 20 15 13 19 28 会写(120读读写写(183个) 19 19 18 18 19 19 8 个) 29 27 28 28 28 28 15 1 2 3 4 5 7 8 附具体字词:

识字写字(120单元 个) 数量 生字 词语(311个) 读读记记(125个) 读读写写(186个) 清爽 吟诵 唱和 瀑布 陡峭 第1课:邀 俯 瀑 第 一 单 元 精致 蕴含 奥秘 侠客静谧 神奇 优雅 辨认 清新 欢悦 清脆 凝聚 恶作剧 奇妙无比 不拘一格 年过花甲 (11) 峭 躯 津 追随 小巷俏丽 烘烤 蕴 侠 19 第3课:谧 巷 俏 音韵 演奏 探索 勤勉 漫游 亲吻 逗 庞 烘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烤 韵勤 勉 吻 有深意 左冲右撞 意味深长 庞然大物 行色匆匆 (29) 第 二 单 元 19 第5课:施 挠 庸 杰出 修筑 设计 施工 勘测 调节 阻挠 沉闷 分享 艰 毅 铲 控制 轰动 艰巨 毅然 抚养 纯洁 劣 惹 讥 铲平 热烈 刚劲 浆 岔 第6课:勉励 恶劣 泥浆 岔道 领略 复苏 真挚 先驱 迷恋 挚 寝 频 避免 朦胧 凄凉 引用 装点 惊叹 朦 胧 凄 斑 篇 强烈 碧空如洗 居庸关 悬崖峭壁 狂风波涛起伏 水怒号 落石出 百惹人讥笑 寝不安席 思折不回 牙牙潮起伏 可见一斑(27) 残疾 瘦削 宽厚 张皇 舒适 搁板 勉强 抱怨 竭力 泰然 第9课:倾听 掀起 魁梧 撕破 强制 茫然 学语(19) 搁 填 怨 倒霉 严肃 忧虑 神圣 劝阻 焦黄 第 三 单 元 18 掀 唉 裹 悠悠 庄重 仪式 抱歉 着迷 耐心 魁 梧 淋撕 霉 虑 溜走 介意 追问 荒唐 修理 如愿 声望 割舍 湿淋淋 流连忘返 第11课:心惊肉跳 自言自语 自身无分文 溜悠 仪 歉 溜 嘿 割 作自受 缝缝补补 大吃一惊(28) 之大吉 十指连心 怒目圆睁 兴高采烈(20) 葬礼 主持 第13课:晶 莹 蔼 第 四 单 元 18 资 矿 赐 竭 滥 胁 睹 第15课:嗡 鹿 骏 鹰 潺 脂 婴 眷 遥望 晶莹 资源 矿物 恩赐 节制 枯竭 滥用 威胁 指望 设想 移民 破碎 目睹 圣洁 骏马 雄鹰 潺潺 回荡 滋润 善待 松脂 宝贵 滋养 婴儿 眷恋 和蔼可亲 闪闪发光(28) 语调 悲剧 治理 归宿 荡漾 领悟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纷至沓来 世外桃源 从天而降 生命垂危 风雨同舟(15) 殷勤 失业 第17课:扭 胯 厨 第 五 单 元 套 猬 畜 窜第1819 课:挽 囫 囵 枣 搞 恍 霜 详 逝 章 咳 嗽 厨房 刺猬 畜生 遗体 窘相 厚实 挽联 致敬 爱抚 团聚 苗头 面孔 情节 记性 保存 阴暗 轻视 陡然 低微 寒意 深奥 详细 艰苦 软绵绵 枯瘦 逝世 文章 咳嗽 牛毛细雨 结明晃晃 失声痛哭 囫囵结巴巴 大病吞枣 张冠李戴 马马虎新愈(13) 虎 恍然大悟 北风怒号 匆匆忙忙 饱经风霜(31) 储备 干脆 失踪 闲逛 第21课:塑料 饼干 节奏 乐谱 镌刻 缘故 塑 饼 谱 吉祥 企盼 急速 日寇 黯淡 消瘦 第 七 单 元 抑 挫 歇 埋葬 阵亡 喘息 香蕉 知觉 空落落 吉营 19 第23课:皮革 凝重 华贵 英武 光秃秃 冷清气概 伤感苍茫 石碑 清 直勾勾劈 寇 蕉 抑扬顿挫 相依相随 焦不甘落后 千筒 躁 革 躁不安 漫不经心 久别方百计 哭笑遭 泣 浴 重逢 横遭不幸 震耳欲不得 长途跋搏 碑 聋 浴血搏杀(28) 涉 大摇大摆 无影无踪 (19) 探访 交涉 风采 赴约 淡雅 捉摸 第 八 单 元 8 第26课:谱写 幽静 蜡烛 失明 衬托 幻觉 茵 蜡 陌 纯熟 陌生清幽 琴键 盲 键 粼 陶醉 苏醒 飞奔 记录霎 录 莱茵河 霎那间 微波粼粼(15) 深远 降生 模仿 身段 造就 风度 炼就 毅力 有朝一日大洋彼岸不解之缘 暗无天日 眼冒金星 一反常态 为所欲为 暑去寒来 不在话下 窃窃私语 无言以对(28) 备注:到五年级止学生已经掌握常用汉字3000个,故本册开始没有再要求认读的生字。教师要正确把握两类字词在掌握上的度,该记住的一定要记住,会写的一定要会写。注意词语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课文中的语言积累

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背诵、抄写。14篇精读课文中,有6篇提出了背诵的要求,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诵的部分,有的则是由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另有3篇略读课文有背诵或朗诵要求。精读课文中有9篇提出了抄写的要求;14篇略读课文没有提出抄写要求。一般是让学生找出好句,多读读,体会后再抄下来。(具体如下) 要求 篇目及要求 背诵 1《山中访友》背诵喜欢的段落(指定段落) 精读5《詹天佑》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指定部分) 课文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把感受最深的部分(指定部6篇 分) 17《少年闰土》背诵第一段 25《伯牙绝弦》背诵全文 26《月光曲》第九自然段 略读2*《山雨》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自定) 课文8*《中华少年》分角色或表演朗诵全诗 3篇 20*《有的人》有感情朗诵 1《山中访友》第3题,抄写描写生动的语句(指定句子) 3《草虫的村落》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5《詹天佑》抄写喜欢的句子(指定句子) 9《穷人》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抄写 11《唯一的听众》抄写课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指定课文句子) 9篇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抄写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词句。 21《老人与海鸥》抄写借助加点部分理解后的两句子。 26《月光曲》抄写喜欢的句子。(指定句子) 略读课文没有抄写要求

备注:从背诵内容看,只有3篇课文是统一要求的;从抄写的句子看,基本集中在句子表达的“生动形象”、内容“含义深刻”。

教师可以从教材要求摘录的句子中发现摘录的类型:描写生动、用词丰富、含义深刻、描写有特色……可以作为学生摘录好词好句的范例。

·阅读教学中渗透的读写内容与要求 单元 单元学习要求 课次课题 课文渗透的读写要求 找出“我”和山里“朋友”1《山中访友》 注意体会作者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有哪些独特1 的感受,体会作者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3《草虫的村落》 有着深厚感情的句子 描写,结合自己的体验交流学习体会。 学习细致观察,借助联想2*《山雨》 和想象写出山雨的韵味和作者对山雨情感的方法 1-以作者目光为序,说说自己看到的和印象深的内容; 2-能结合文中描写体会作有感情朗读 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感受,注意联系实际谈出体会 自由读,多读 有感情朗读 朗读和 默读 4*《索溪峪的从课文中的描写体会索溪峪的“野”,感受与自然自由读 “野”》 对话,欣赏自然的美 理解杰出和爱国,学习课5《詹天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2 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7*《彩色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8*《中华少年》 感受真情的3 的翅膀》 6《怀念母亲》 佑》 文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默读自主画示意图并用自己的话介绍开凿隧道的方法 默读讨论“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围绕三个重点句子默读 中的问题,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心。 学习快速默读理清脉络,围绕问题讨论战士的爱并快速默读 交流自己的体会。 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以读为主,方有感情朗诵 式多样。 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默读和部分有感情朗读 感情朗读和默读 学习环境和人物对话、美好,让爱在9《穷人》 容;心灵深处扎心理描写,评价人物。 根。在读懂课10*《……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自由读 文内容、体会马》 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11《唯一略读能力,理解课题。 注重我的心理和行动变化理清脉络,能主动质疑,默读,有感通过对环境、的听众》 借助问题理解重点句子和情朗读 人物心理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认识到自然12*《用心灵去倾听》 把握课文内容,交流感动的内容 自由读 文章内涵。 13《只有抓住主要内容,理解文中宇航员的感叹。借助关键词语理解句子。能举例说出课文运用说明方法 通过文中提示的问题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练习较快速度读课文。联系实际谈出体会。 借助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有感情朗读 作者表达的感情; 理解课题;通过问答问题理清脉络把握课文的内容。 默读 快速默读 默读 资源的有限,一个地懂得从生活中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家园尽一份14*《大瀑布的葬球》 4 力量。学习把礼》 握主要内容,能联系实际,学会深入思考。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6*《青山不老》 通过小标题概括主要事17《少年闰土》 通过本组课文学习和课外阅读相关作品认识和了解鲁迅,感18《我5 受他的崇高精神。学习在阅读中理清思路。掌握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19*《一面》 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文中对闰土外貌和动作的描写方法。 学习列小标题概括课文每一个部分并注意前后的联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人物思想情感,正确有感情朗读 有感情朗读 的……》 评价人物;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和表情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说清课文主要内容,交流对鲁迅新的认识,感受鲁阅读 迅对青年的关心爱护。 有感情朗诵 20*《有的理解理解含义深刻的词人》 开展搜集、欣赏、朗诵诗6 歌的活动,了解诗歌,感放声朗读诗歌,举办多种受诗歌的魅力。有兴趣的形式的诗歌朗诵活动 尝试学写儿童诗。 7 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21《老人句,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体会老人和海鸥的情感,有感情朗与海鸥》 学习默读讨论课文问题,读,默读 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理解课文中心。理解句子生动的描写。 的情感,揣摩22*《跑进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把人和动物、家来的松动物和动物情感的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培养高尚的情怀。 23《最后一头战象》 鼠》 概括文中事件;交流体会自由读 到的人和松鼠的情感。 讲述故事;默读中主动质疑问题;学习课文行有感情朗为具体描写,体会其作用,读,默读 感受大象的内心感受。 快速阅读感受狐狸救子所24*《金色表现的行为和深情;联系的脚印》 课文谈正太郎和狐狸一家之间的情感。 结合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借助各种渠道了解艺8 术,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学27《蒙娜习作者展开丽莎之26《月光曲》 25《伯牙绝弦》 理解古文,自己讲述故事内容;正确理解古文中两朗读 个句子的意思。 通过重点段落学习联想和想象写法,交流感受;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人物之间的行为表现,体会人物特点。 欣赏名画魅力,围绕具体描写对照插图理解内容和阅读 有感情朗读,默读 快速读 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约》 写法。 进一步学习快速读课文把28*《我的舞台》 握我学戏的故事内容,学习课文的描写方法,理解快速读 具体描写“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的内容。 备注:

1.每组有相对集中的读写训练点,在整组教材的教学中始终给予渗透。

2.本册主要读写训练点为:学习理清文章脉络;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会总结方法;熟练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小标题);借助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环境和人物心理描写等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这些内容与要求,需要教师在每课的教学工作中扎实地落实,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形成能力,在考试中能灵活运用。

·综合性学习

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分别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 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随着学生主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该怎么做;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口语交际和习作 单元 口语交际内容 口语交际要求 习作内容 习作要求 备注 (1)想象成大自然一员介绍自己的生活或变化 1 (2)听录音展开想象写音响作文 (3)交流暑假生活 汇报采取演讲、展开合理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可介绍游览的风说写合一 景名胜,可介绍自记实、己在暑假做的事情和收获 想象 会:祖朗诵等不同2 国在我心中 汇报形式,分组准备,全班汇报。 演讲稿:注意格式,结合具祖国在我体材料把观点表心中或读达清楚,有真情实后感 感 说写分开 记实 3 辩论:选好事例说生活中体注意事情发生的说写分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清楚自己的现人们相环境和发展变化,观点,注意互关爱的能注意人物的语倾听和反驳,通过辩论对对问题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1 学习建议书规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多样选择:1建议书;2漫画作文 范的格式,用具体的内容围绕环境保护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 2看懂漫画,写出理解和感受,围绕资源保护编写漫画故事 选取生活中多样选1用一两件事情写事情 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后能与同学交流意见 开 记实 “珍4 惜资和掌握的资料,畅谈珍说写分开 记实、想象 源” 惜资源,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 “留5 在心 中的印象” 自己印象最深的人,说好第一次相见的情景和印象,还可以选择后来择:1写一出小伙伴的特点; 说写分个 2根据自己合理的开 小伙伴 ;想象,围绕提供的记实、2续写作文 开头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想象 的事说出印象的变化 尝试写诗6 / / 歌;写活动总结 1- 动介绍动物丰看图片报道写作根据图片报道合说写分开(合) 想象 / 物 富的情感故故事; 事,加深多7 2- 动物的了解文;可以理想象编写故事,选择口语做到内容具体,感交际内容情真实 写作文 和认识;模 拟对话,学学习 劝阻 习劝阻 写自己一样喜欢的“身8 边的介绍自己熟悉的艺术形艺术品(艺术活动)或 学过的一门艺术 把自己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的故事和感受写出来;注意学习运用文 中表达感受的方法 说写分开 记实 艺术” 式 随文安排3次小练笔

1.《草虫的村落》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2.《穷人》展开想象续写穷人。

3.《最后一头战象》想象一个场景,写大象嘎羧的内心感受。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教学中可以由读到写,不要受教材内容安排的局限,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安排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适合高年级学生的练笔内容。“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可以随堂练习,时间一般在半课时以内或10分钟左右,当然也可以在课后练习,教师对此可灵活处理。小练笔的要求不宜拔高,更不能将其和“习作”混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练笔,是一种日常的学习要求和学习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录下来,以此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备注:从八次习作安排和次随文练笔看: 1.本册习作安排特点

(1)拓宽题材范围,习作内容比较宽泛,给学生习作开辟选择的空间,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较大;

(2)写实、想象结合,漫画作文、看图作文、演讲稿、建议书、读后感、活动总结等作文类型多样;

(3)重视习作前的合作讨论和准备,习作后的交流和评改,注意养成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和能力。

2. 本册习作重点与要求

(1)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2)写人和记事是重点,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通过具体事例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表现人物特点);

(3)有意识地运用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能自觉主动地修改自己的习作;

(4)尝试写演讲稿、建议书、读后感、活动总结等应用性强的习作,注意和同学交流。

3. 本册习作教学注意点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从阅读中学方法)

(3)让学生有一定量的习作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4)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展示、鼓励和分享。 ·回顾 .拓展

“回顾.拓展”的设置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学习语文阅读知识,主动积累和习得语言,初步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开展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在内容安排上继续体现高年级的特点。 单元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第3个栏目安排 趣味语文:《妙答“一”1 了解见闻和联想描写有关赏春感在表达上的特点 悟的古诗名句(诵字诗》(感受祖国语言的读、积累) 丰富;复述故事)收集祖国锦绣山河图片资料(明确收集范围;注意对资料的整理) 评议人物,把握人物特点和主要2 事件,感受爱国人士的感人事迹。 交流学习环境和细致的人物心理3 描写,并运用此方法促进习作能力提高 体会并实践读进4 去,想开去的读书好方法 评议鲁迅和交流阅读他的作品的鲁迅的名言(诵5 体会。 读、谈体会、抄下趣味语文:鲁迅轶事一则(熟读感悟、拓展搜集) 与本单元主题有关的名人名言(读展示台:综合性学习成果准、谈体会、抄下展示 来) 关于诚信的古代名句(诵读、联系生活理解大意、主动积累) 课外书屋:介绍儿童文学(开展读书活动,交流心得) 环保主题的宣传语(诵读、抄下来) 成语故事:成语“竭泽而渔”(读懂故事内容,练习讲述此故事,说含义) 体会句子含义的来,拓展搜集) 方法(反语或一语双关的句子) 6 / 区分本单元写动物文章的异同,7 交流学习收获,提高此类文章的写作水平。 形容人的精神和找出文中见闻和意志的16个成语8 联想的语段体会(查找成语的故表达上作用,学事,在讲故事中理习在习作中运用 解成语、记住成语)

附:具体内容

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

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

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 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

(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 ★《山中访友》 1、作者:李汉荣

成语故事:成语“响遏行云”(自由读,了解大意讲故事;交流读后体会,) 古诗一首(诵读、积累) 课外书屋:介绍动物文学(开展读书活动,交流心得) / / 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 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

(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 1、作者:郭枫

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

(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2)填空: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 ) ;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 ) ;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 ) ;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 4、中心思想: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5、写作方法: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 ,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 ★《詹天佑》 3、重点问题:

(1)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采用的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开凿八达岭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两端凿进法)。

4、中心思想:课写了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6、人物评价: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工作严谨,热爱祖国)的人。 ★《怀念母亲》 1、作者:季羡林

2、标题含义:怀念两个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 3、重点问题

(1)“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答:“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国母亲”不断在梦中浮现。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答: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甜蜜是因为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

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

4、中心思想: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5、写作方法: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三)第三单元重点课文:《穷人》《唯一的听众》 ★《穷人》

1、作家作品:这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 3、重点问题:

段落: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问题:这一段采用了什么写法?解释词语忐忑不安的意思,并分析桑娜当时的心理?

答:(1)本段写法:(心理描写),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的(不安)。(2)“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a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b不知道怎么告诉丈

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c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

4、中心思想: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6、人物评价:桑娜是一个(勤劳能干,爱护家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妇女。渔夫是一个(朴实善良,毅力顽强,热爱生活,爱妻子)的丈夫。

7、文章情节: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唯一的听众》 1、作者:落雪 3、重点问题: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老人真的耳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聋?) 答:a老人并没有耳聋。b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她为维护我的自尊,帮我树立自信,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老人谎称自己耳聋。

4、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5、写作方法: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7、文章情节: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四)第四单元重点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篇土地是神圣的》 ★《只有一个地球》

5、写作方法: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比喻)、画图表、引资料等。说明方法以及作用: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 举例子具体真切;作比较突出强调;打比方形象生动

例如:(1)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举例子)

(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在群星璀璨的宇宙海洋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打比方) (3)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列数字)

(4)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较)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作者:西雅图

3、重点问题: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1)“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答: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家园受到破坏,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密切关系。

(2)“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

答:大地不属于人类:人类不是大地的主人,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对待神圣的大地。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离开大地,人类将无法生存。

4、中心思想:本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5、写作方法:文体(演讲稿);文章结构总分总

(五)第五单元重点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少年闰土》

1、作家及作品:(资料袋内容)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 5 月, 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许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课文选自他的小说《故乡》。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将。 3、重点问题

(1)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闰土怎样的特点? 答: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或为见多识广) (2)谈谈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

答:“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4、中心思想:课文通过作者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5、写作方法: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

6、人物评价:闰土是一个(见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作者:周晔。 3、重点问题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叙述了四件事: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热情救助黄包车夫、关心女佣。

①笑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 ②谈“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

③救护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④关心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

(2)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的含义

答: “四周黑洞洞的” ,比喻当时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 “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从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的顽强斗争精神和的乐观主义态度。

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回忆,记述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6、人物评价: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六)第六单元重点:背默前4首古诗及书下注释。

(七)第七单元重点课文:《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 ★《老人与海鸥》

4、中心思想:表达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以及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5、写作方法:描写人物方法主要有四种:外貌描写(肖像、衣着、神态)、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外貌描写-衣着);(2)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外貌描写-神态);(3)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语言描写);(4)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动作描写) 7、文章情节:课文主要讲了(每年冬天,一位老人步行二十余里,为海鸥送餐,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人去世后,海鸥们不约而同地为老人送行)的事。 ★《最后一头战象》

1、作者:沈石溪,我还知道他的作品《第七条猎狗》(课外书屋) 3、重点问题:文章依次继续了嘎羧那几件事情?

答:记叙了嘎羧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情节。

(八)第八单元重点课文:《伯牙绝弦》《月光曲》 ★《伯牙绝弦》

1、资料袋: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故事,《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有“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标题含义:绝:斩断 伯牙绝弦:俞伯牙斩断琴弦

3、重点问题:背默课文、翻译诗句意思。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翻译: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于是就弹奏音乐来表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翻译: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一定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3)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翻译: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月光曲》

1、资料袋: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26 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跟人交谈。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合唱》。

2、标题含义:《月光曲》又叫《月光奏鸣曲》《月光》。贝多芬弹奏了两支钢琴曲,第二支是《月光曲》。 3、重点问题

(1)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人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答:弹第一曲因为贝多芬被女孩热爱音乐、善解人意所感动;弹第二曲因为失明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了知音,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和灵感,所以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2).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

答: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 6、人物评价:从本课看出贝多芬是一个(有音乐天赋和创作才华、善良、同情穷人)的人。

句子专项练习

1、海面上溅起白色的浪花。(改为比喻句)

2、草地上点缀着野花。(扩句) 3、李辉指着新鞋对我说:“这双鞋子是我叔叔给我买的。”(改为转述句)

4、《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对我很感兴趣。(修改病句)

5、嘎羧要走的消息传遍全寨。(改为比喻句)

6、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盘旋翻飞的海鸥们。(缩句)

7、过去的日子不会再重现。(改为比喻句) 8、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用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9、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10、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你了吗?”(改成间接引语)

11、仿写句子: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我们热爱河流, 。 我们热爱 , 。

12、鲁迅先生走了,他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怀念和思考。(改为反问句) 13、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

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 14、雨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改成拟人句) 15、雨悄悄地来了。(改成比喻句) 16、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缩句) 17、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你把任务交给我。”(改为转述句) 18、照样子写句子。例:时间好比清风,它能帮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 时间好比, 。 书籍好比, 。 19、按要求写诗句。(名言警句)

(1)歌颂朋友深情厚谊的诗句:

(2)含有哲理的诗句: (3)反映边疆战士生活的诗句:

(4)表现思乡之情的诗句: (5)歌颂母爱的诗句:

(6)描写自然美景的诗句: (7)鲁迅的爱国名句:

(8)关于诚信的格言:

(9)保护环境的格言:

(10)关于读书的名句: 20、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仿写一段话) 21、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椅,你快坐吧!”(改为转述句) 22、人生路上,一个微笑,可以让我们看到春天的温暖。(仿写) 人生路

上, 。 人生路

上, 。 23、从 ,我

是 。 24、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德高望重( ) 波光明灭( ) 津津乐道( ) 百折不回( )流连忘返( ) 不解之缘( ) 窃窃私语( ) 响遏行云( )引人入胜( ) 抑扬顿挫( ) 威风凛凛( ) 横遭不幸( ) 三番五次( ) 竭泽而渔( ) 排山倒海( ) 返璞归真( ) 难以言状( ) 兴味盎然( ) 苟延残喘( ) 囫囵吞枣( ) 漫不经心( ) 脍炙人口( ) 不落窠臼( ) 心旷神怡( )

八、多音字注音、组词:

八、多音字注音、组词:

( ) ( ) ( )

溜 巷 丧 ( ) ( ) ( )

( ) ( ) ( )

咽 ( )

( ) 纤 ( )

( ) 嘎 ( )

( ) 角 ( )

( ) 供 ( )

( ) 似 ( )

( ) 撮 ( ) 殷 ( ) ( ) 作 ( ) ( ) 没 ( ) ( ) 降 ( ) ( ) 号 ( ) ( ) 恶 ( ) ( ) 旋 ( )

劲 ( )

唉 ( )

载 ( )

正 ( )

更 ( )

呱 ( )

劈 ( ) ( ) ( ) ( ) ( ) ( ) ( )

( ) ( ) ( ) 冠 肖 绷 ( ) ( ) ( )

( ) ( )

累 落 ( ) ( )

辨字组词晖( ) 镌( )

辉( ) 携( )

箐( ) 蹿( )

菁( ) 窜( )

宠( ) 魁( )

庞( ) 魅( )

徜( ) 恬( )

淌( ) 聒( )

嗥( ) 翱( ) 寇( ) 冠( ) 窠( ) 巢( ) 萤( ) 荧( ) 姗( ) 珊( ) 躁( 燥( ) 寢( ) 寐( ) 贮( ) 储( )

冢( ) 家( ) ) 惦( ) 踮( ) 挚( ) 势( ) 槟( ) 滨( ) 膨( ) 澎( ) 跋( ) 拔( ) 频( ) 濒( ) 椋( ) 凉( )

敞( ) 莹( ) 伫( ) 宾( ) 晾( ) 刮( )

矜( ) 璀( ) 碑( ) 胯( ) 抿( ) 撕( )

吟( ) 催( ) 脾( ) 垮( ) 眠( ) 嘶( )

岑( ) 摧( ) 啤( ) 跨( ) 根据提示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

一所小学用了五个读音为jìng的字作校训,激励师生努力创造良好校风:环境整洁突出一个“ ”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 ”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 ”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 ”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 ”字。 趣味成语:

例:(狼)心狗肺+十( 室 )九空→引狼入室 1、兔死( )悲+养( )为患→ 2、( )足无措+( )肠小道→ 3、( )仗人势+铜( )铁壁→ 4、( )飞凤舞+谈( )色变→ 5、( )死谁手+( )不停啼→ 6、( )木皆兵+画( )添足→ 习作(对照习作找例文,思考写法) 1、写一处你印象最深的景色 2、看国旗升起

3、假如时间可以倒流

4、谎言带给我的 (善意的谎言)

5、以“没想到 ”(如:幸福就在身边)为题,记叙成长过程中亲身经历过的意想不到的事。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6、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

7、请从你积累的古诗中选一首,把它改成小故事或散文。要求展开想象,写出诗的意境。

8、我与 相见的一面。

9、扩写故事:海边的大森林里住着熊妈妈一家人。熊妈妈有三个孩子。老大叫听话,老实本分;老二叫机灵,爱动脑筋;老三叫美丽,长得很漂亮。有一天,熊妈妈把三个孩子叫到跟前,给了每人100个金币,叫他们离开家独自生活,看谁先过上好日子。两年后,熊妈妈重新看到了三个孩子,得知他们过着不同的生活。扩写成一个生动的小故事。 10、留在记忆深处的 (人或事)

11、以“ 真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出真实感受。 12、给 的建议书

13、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老师、同学、家长、邻居……一定给了你许多关爱。请以“温暖”为题,写出一件让你感到温暖的事,注意语言生动、具体。14、以《 之约》为题,描述你印象深刻的艺术品或艺术欣赏活动。

15、翻开报纸,见到这样几个数据:中国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因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而失去生产能力;全球每年平均有1700万公顷森林消失;每年人类要将50多亿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排放到大

气中;北京往北几十公里就是沙漠……这些数据给你的心灵带来了怎样的震撼?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来表达你的心声。

16、我懂得了 (勤奋、尊敬、珍惜、感恩等),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将自己明白一个道理写下来。 17、为 竖起大拇指

18、 历险记(填上一个动物名,想象一个故事,表达一个主题:动物之间的真情或环境保护)

19、写一个你熟悉的小伙伴,写出他的特点或品质。 20、我的梦想

21、请你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作文,抓住特点,写出你对小动物的感情。

22、“在感恩中成长”(我的成长故事)或“学会感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