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是指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属于______。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平均指标 D.累计指标
2.某企业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余额如下:货币资金230000元,应收账款42450元,存货132000元,固定资产原价510000元,累计折旧183000元。该企业本年度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入A材料一批,买价为20000元,额为3400元;购入B材料一批,买价为10000元,额为1700元;购入A、B两种材料共发生运杂费900元,按材料的买价比例分配;材料的货款和运杂费共计360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2)对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600元。
(3)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为30000元,税率为17%,货款尚未收到;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2000元,销售产品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为500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本年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为__。 A.(30000-22000)/30000×100%=26.7% B.(30000-22000-500)/30000×100%=25% C.(35100-5100-22000)/35100×100%=22.8% D.(35100-5100-22000-500)/35100×100%=21.4%
3.A公司于2011年4月5日从证券市场上购进B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2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每股支付价款4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5元),另支付相关费用3万元。A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入账价值为__万元。 A.800 B.700 C.803 D.703
4.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双倍
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2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__万元。 A.195.2 B.192 C.187.2 D.124.8
5. 以下是2005年全国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请根据该表数据回答以下有关问题。表3-1 2005年全国支出法GDP比生产法GDP大()亿元。 A.-5476 B.14970 C.-14970 D.5476
6. 在统计执法中,被处罚单位在接到处罚通知后,如果既不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提起诉讼,又拒不执行的,由查处机关依法______。 A.强制执行 B.起诉
C.申请人民强制执行 D.与相关人协商解决
7. 机构改革中,有些单位虽然名称有变化,但其基本职能未变,成立时间要填写______。 A.最早成立时间 B.名称改变时间 C.改革开始时间 D.改革结束时间
8. 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不得______。 A.屡次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B.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C.屡次漏报、不报统计资料 D.漏报、不报统计资料
9. 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当收入增加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10. 下列各项,__是累计凭证。 A.收料单 B.领料单
C.工资费用分配表 D.限额领料单
11. 某企业将自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非金银首饰)用于厂房建造。该批消费品成本为7500万元,计税价格为12500万元,适用的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为__万元。 A.8750 B.9625 C.10875 D.15875
12. 表3-2是已公布的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简表,请根据此表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2006年1美元对人民币的中间价为7.9718)已知我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10871.0亿元,则根据上表计算的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总收入)为()。 A.209933.9 B.214135.8 C.211808.1 D.207606.2
13. 下列可作为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适用对象的是______。 A.国家工作人员 B.所有统计违法者
C.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
D.统计调查对象中承担经常性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
14. 企业作为福利为高管人员配备汽车。计提这些汽车折旧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__。 A.借记“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C.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D.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15. 企业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确实无法收回,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作为坏账转销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__。
A.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C.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D.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16. 无论用工单位是否直接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人员的填报单位均为______。 A.劳务派遣单位
B.订立劳动合同的单位
C.户藉所在地行政单位 D.实际用工单位
17. 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______。 A.没收违法所得 B.责令停产停业 C.警告和罚款
D.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18. 《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是由北京市常委会制定的,属于______。 A.统计法律 B.统计行规 C.统计规章
D.地方性统计法规
19. 某企业上年末的资产总额为8000万元,负债总额为35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500万元(其中未分配利润为500万元);本年度发生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销售折让2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1200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200万元,其他业务支出120万元,营业费用400万元,管理费用260万元,财务费用150万元,营业外收入30万元,营业外支出80万元;本年末的资产总额为9800万元,负债总额为40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800万元。本年末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按规定税率33%计算出应交纳的所得税为297万元。
(2)按净利润的10%和5%分别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 (3)按规定计算出应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现金股利301.5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本年末的资产负债表,其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为__。 A.211.05万元 B.301.5万元 C.512.55万元 D.711.05万元
20. 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统计公报运用许多重要统计指标和数据反映一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试根据以下提示的公报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在备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
(1)初步核算,2008年现价GDP为300670亿元,比上年增加433亿元,实际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同比增加5373亿元,实际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同比增加21384亿元,实际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实际增长9.5%。(2)初步核算,2008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8.5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加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3)2008年末,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5.7%,比2000年提高了9.5个百分点。 2008年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是()。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不能确定
21. 表3-3是某年全国资金流量表部分资料:(单位:亿元)表3-3 设全国可支配总收入为Z,则全国净金融投资为()亿元。 A.Z-67493
B.Z-67493-51555
C.Z+17170-15711-67493
D.Z+17170-15711-67493-51555
22. 如果一国国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国际收支存在赤字,这时最适宜采用下列哪项宏观调节__
A.增加的财政支出 B.扩大货币供应量 C.降低利率 D.降低汇率
23. 某企业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余额如下:货币资金230000元,应收账款42450元,存货132000元,固定资产原价510000元,累计折旧183000元。该企业本年度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入A材料一批,买价为20000元,额为3400元;购入B材料一批,买价为10000元,额为1700元;购入A、B两种材料共发生运杂费900元,按材料的买价比例分配;材料的货款和运杂费共计360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2)对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600元。
(3)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为30000元,税率为17%,货款尚未收到;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2000元,销售产品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为500元。 根据上述业务(1),计算A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为__。 A.20300元 B.20600元 C.23400元 D.24000元
24. 长江公司期末“委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为10万元,“工程物资”科目的余额为 100万元,“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为40万元,“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6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余额为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__万元。 A.105 B.115 C.205 D.215
25. 企业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确实无法收回,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作为坏账转销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__。
A.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C.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D.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26.某省辖市一事业单位未按要求报送统计报表,收到统计报表催报单后,仍未按规定时间上报。市统计局认为该单位涉嫌统计违法,遂向其先后送达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书。该单位不服市统计局的处罚决定,先后申请了行政复议,提起了行政诉讼。经审理,受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的处罚决定。请回答:该单位在此案中的统计违法行为有______。
A.虚报统计资料 B.瞒报统计资料
C.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 D.篡改统计资料
27.甲企业2009年12月向乙企业提供某专利的使用权。合同规定使用期10年,一次性收取使用费360000元,不提供后续服务,款项已经收到。则甲企业当年应确认的使用费收入为__元。 A.0 B.6000 C.72000 D.360000
28.某公司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余额如下:资产总计为6000000元,其中流动资产2000000元,负债总计2000000元,其中流动负债1600000元。假定本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500000元,款项已经存入银行。 (2)企业从外地购入甲材料1000千克,每千克20元;乙材料4000千克,每千克10元,额10200元。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甲乙两种材料的货款及运杂费5000元,运杂费按材料重量比例进行分摊。 (3)向希望小学捐款30000元,已从银行存款账户支付。 (4)企业本年销售收入1000000元,企
业额为170000元,款项已收并存入银行。根据以下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根据上述经济事项(2),外购材料的运杂费分摊率为__。 A.0.50元/千克 B.0.083元/千克 C.166.67元/千克 D.1.00元/千克
29.县统计局在对某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承担经常性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为统计学类大专本科毕业生,但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也未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遂认定该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请回答:对该企业的违法行为,县统计局可以作出的处理是______。
A.责令限期改正 B.警告 C.通报批评 D.统计学原理
30. “消费者人均月收入”(x2,单位:元)及“商品需求量”(y,单位: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4990.519-35.66597x1+6.19273x2,请根据上述结果,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对该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计算检验的统计量F=72.53930,对应的概率值P=0.0000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原假设为H0:β1=β2
B.备择假设为H0:β1,β2至少有一个不等于0 C.临界值F 的自由度为(k,n-k)
D.由F检验的原则可知,在显著性概率为0.05的条件下,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存在,拒绝原假设
31. 某企业上年末的资产总额为8000万元,负债总额为35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500万元(其中未分配利润为500万元);本年度发生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销售折让2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1200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200万元,其他业务支出120万元,营业费用400万元,管理费用260万元,财务费用150万元,营业外收入30万元,营业外支出80万元;本年末的资产总额为9800万元,负债总额为40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800万元。本年末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按规定税率33%计算出应交纳的所得税为297万元。
(2)按净利润的10%和5%分别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 (3)按规定计算出应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现金股利301.5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本年度的资本积累率为__。 A.(5800-4500)/4500×100%=28.% B.(5800-4500)/5800×100%=22.41%
C.(5800-4500)/(4500+5800)×100%=12.62%
D.(5800-4500)/[(4500+5800)÷2]×100%=25.24%
32.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机关是()。 A.县级统计机构 B.地市级统计机构
C.省级统计机构 D.国家统计局
33. 《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______人员。 A.行政领导 B.行政管理 C.统计责任 D.专业技术
34. 对于企业划分指标中的营业收入,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的代替指标是______。 A.主营业务收入 B.营业额 C.商品销售额 D.资产总额
35. 事业单位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贷方记入__科目。 A.“专用基金” B.“事业收入” C.“经营收入” D.“其他收入”
36. 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应当保密在统计工作中悉知的______。 A.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B.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C.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 D.调查对象的所有信息
37. 国家统计数据依据的数据公布机构是______。 A. B.国家统计局 C.最先公布的部门 D.主管部门
38. 甲企业于2007年7月1日以50000元的价格购入一项摊销期限为5年的专利权,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2008年7月1日,甲企业将其转让,取得转让收入60000元,交纳营业税3000元。则转让该项专利权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为__元。 A.40000 B.17000 C.20000 D.13000
39. ______对统计法有解释权。 A.全国人常委会 B. C.国家统计局
D.享有立法权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40. 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该机关是指______。 A.调查机关 B.司法机关 C.国家机关 D.所有机关
41. 已知某资产负债简表的部分内容,如表6-1所示。表6-1 单位:亿元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若该国当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5000亿元,则单位国民财产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A.2.328 B.2.346 C.5.014 D.5.155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发布单位是______。 A.国家统计局
B.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C.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D.
43. 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统计公报运用许多重要统计指标和数据反映一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试根据以下提示的公报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在备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1)初步核算,2008年现价GDP为300670亿元,比上年增加433亿元,实际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同比增加5373亿元,实际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
146183亿元,同比增加21384亿元,实际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实际增长9.5%。(2)初步核算,2008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8.5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加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3)2008年末,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5.7%,比2000年提高了9.5个百分点。又已知2005年现价GDP为183217亿元,2006年和2007年GDP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1.6%和13.0%。按2005年价格计算的2008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 A.22.8 B.12.0 C.7.9
D.不能确定
44. 建海公司采用融资租入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时,可以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条件是__。
A.融资租入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30% B.融资租入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50% C.融资租入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70% D.融资租入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不高于30%
45. 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______。 A.统计汇总 B.统计监督 C.整理汇总 D.监督管理
46. 已知某资产负债简表的部分内容,如表6-1所示。表6-1 单位:亿元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该国全部资产中,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各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1.1%;98.9% B.44.6%;55.4% C.55.4%;44.6% D.98.9%;1.1%
47. 某工业企业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一批,该批废品的成本构成为:直接材料3200元,直接人工4000元,制造费用2000元。废品残料计价500元已回收入库,应收过失人赔偿款1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废品的净损失为__元。 A.7700 B.8700 C.9200 D.10700
48. 某企业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余额如下:
货币资金460000元,应收账款000元,存货2000元,固定资产原价1020000元,累计折旧366000元。该企业本年度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入甲材料一批,买价为40000元,额为6800元;购入乙材料一批,买价为20000元,额为3400元;购入甲、乙两种材料共发生运杂费1800元,按材料的买价比例分配;材料的货款和运杂费共计720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2)对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200元。
(3)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为60000元,税率为17%,货款尚未收到;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44000元,销售产品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为1000元。 根据以下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本年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为__。 A.(70200-44000-10200-1000)/70200×100%=21.4% B.(70200-44000-10200)/70200×100%=22.8% C.(60000-44000)/60000×100%=26.7%
D.(60000-44000-1000)/60000×100%=25.0%
49. 某工业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11年10月5日购入材料一批,售价为50000元,该企业适用的税率为17%,所购材料到达后验收发现材料短缺5%,经查属于合理损耗,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为700元。则该企业取得的该材料的入账价值应为__元。 A.50000 B.59200 C.58500 D.50700
50. 按照《统计法》和转发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秘密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外公布统计资料必须经过严格审批,并实行______的原则。 A.统一领导 B.分级负责审批 C.分级负责 D.集中统一 E.集中统一领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