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灌区水利改革发展的好帮手

灌区水利改革发展的好帮手

来源:华拓科技网


灌区水利改革发展的好帮手

【摘 要】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灌溉配水、水费计收及水管改革中的主体地位,本文现就农民用水户协会在灌区水利改革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末级渠系;农民用水户协会;具体做法;存在问题

末级渠系无人维修的问题对于基层水管部门而言显得仍旧比较棘手。2008年至今,随着开垦河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的实施,一种新型合作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末级渠系无人维修的问题,同时对于抢水、偷水、不缴水费之类的水事纠纷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成立适应了农村管理改革的需要,解决了管不了、管不好、农民又不愿管的事,弥补了农村水利管理上的“缺位”。随着当今广大农民和基层对农民用水户协会的逐步认知和我县水管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新型的合作组织已开始发挥出积极的效能。

一、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成立

奇台县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工作起步较晚,近几年才得以逐步发展。2005年成立的协会还没有在民政登记注册, 2007年,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开垦河灌区老奇台镇进行了建设试点。

水利部及自治区水利厅将开垦河作为节水改革试点并且成立用水户协会,让大家共同参与用水管水。在农户的推举下,选出、副和委员等。协会成立后又制定了《奇台县开垦河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章程》、《灌溉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的职责和义务,渠道的维修和管理、灌溉配水、水费收缴等各方面的工作,农民用水户协会积极发挥着它的职能和效益。

开垦河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完成后,老奇台镇农民用水户协会谢炳金说出了自己对于协会的看法:以往配水、管水都由水管站全权负责,群众参与意见少,对好多事情不是很清楚,再加上一些“人情水”、“面子水”的出现,群众心里有疙瘩。协会成立后,灌区把这部分管理权交给协会,协会又把每条渠道都划段承包到会员头上。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负责、共同管水的局面。大家不仅互相监督,而且事事有人问、有人管。会员什么时候用水、用多少水都由协会统一调整,并通过村组及时向用户公布配水、放水、收费情况。遇到疑难问题大家共同商量。由于账务透明、用水节约,人均承担的水费明显降低。在用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协会辖区的灌溉面积又增加了灌溉亩次。

显然,用水户协会的出现改变了农民缺位于管理的尴尬。以往农民作为用水主体,却不参与用水管理,没有用水知情权、决策权和管理权,这种缺位必然引发一系列矛盾。成立用水户协会后,农民、民主地选举出协会领导人,在管

理、建设、财务上都享有高度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产权模糊、主体不明、责任不清、效益不高等问题,调动了农民“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工程自己管”的积极性。

二、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取得的成效

第一,解决了主体“缺位”问题,保障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实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就是将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和用水的决策权交给农民用水户,让他们、民主地选举用水户协会负责人,调动农民“自己事自己办、自己工程自己管”的积极性,保障工程效益的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实际上是水的管理上的改革,但是这种改革必须要有工程的完善作为基础。

第二,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

实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后,使灌溉供用水双方直接见面,并应用市场经济运行规则,采用合同制形式,保护了供用水双方的利益,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建立了透明的水费收缴渠道,促进了用水管理、节约用水和农业结构调整,收到了增收节支的效果。

第三,促进了节约用水,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实行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后,改革了用水制度,农民多用水就得多交钱。因此,农民节水意识增强,用水户协会充分利用塘坝蓄水,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果。

第四,规范了用水秩序,减少了用水纠纷。

实行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后,由于灌溉用水管理公正、民主、透明,用水秩序规范,避免了用水矛盾的激化,减少了用水纠纷,不仅农民满意,而且地方、水利部门也非常满意。

第五,为“一事一议”提供了载体,营造了和谐氛围。

实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灌区渠系管护责任明确落实,农民用水户协会主要负责末级渠系的管护。

第六,水费计收机制初步建立,提高了水费实收率。

水费征管基本理顺,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以后,协会加大了水费计收宣传力度,用水交费的理念深入人心,建立了水管单位与用水户直接见面的供用水管理和水费计收机制,避免了计收水费的中间环节和截留挪用水费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水费实收率。

三、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主要做法

第一,加强宣传、发动,为协会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

要将过去主要依赖改变为完全由用水户及用水户协会自主管理用水、维护工程,不仅是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一个组织机构的变化,也是一个思想观念的转变的过程,针对农民用水户协会这一新生事物,利用各种媒体、会议并深入灌区,向当地党政领导、村委会和村民宣传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是推进灌区管理改革、促进灌区良性运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第二,制订有关,推动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

奇台县开垦河灌区积极抓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建设试点的契机,扎实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和末级渠系建设,出台示范项目的选择条件必须是已建并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并按照“民建、民有、民管、民营”的原则,明确农民用水户协会为示范项目的业主的激励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灌区管理改革走在全县前列。

第三,抓好培训,促进用水户协会规范运作。

灌区为了使用水户协会了解相关的国家,熟悉灌溉用水管理、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知识,为协会运作和发展打下了扎实的能力基础,组织开展了专门培训和利用会议结合指导工作的方式进行培训。

第四,改善条件,为用水户协会发展奠定较好的物质基础。

灌区采取有效措施,扶持用水户协会建设、发展。对用水户协会进行末级渠系工程改造的给予一定的补助,对于协会建设比较规范、考核优秀的,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鼓励计量设施和硬件建设及资金支持。

四、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仍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我县灌区水利工程大多建设于上世纪50-70年代,由于投入不足,很多田间渠系工程配套差,加之管理主体缺位,破损严重,导致灌溉效益逐年衰减。在目前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低的状况下,大部分地区的农民还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投资进行工程建设和改造,工程基础的薄弱直接制约用水户协会的发展。

第二,虽然灌区采取了各种措施,扶持用水户协会能力建设,但仍有不少协会缺乏正常的运行经费,造成协会运转困难。

第三,用水户协会组建、运行有待进一步规范,协会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有待培训、提高。

第四,用水户协会的发展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

个人认为当今农民用水户协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推动力度不够、覆盖范围太少、运转不是良性。我们全灌区3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截止目前由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的面积还比较少,要实现灌区灌溉面积的末级渠系由用水户协会管理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强力推进用水户协会的建设,真正把这一良好的用水、管水机制不断的推向深入,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任务还十分艰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