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强碱。在滴定过程中,氢氧化钠会逐步中和磷酸的电离出的氢离子。由于酚酞的变色范围在碱性区域,因此它适合用于监测氢氧化钠滴定的终点,此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表明磷酸已被完全中和至碱性环境。2.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在酸碱滴定中,通常根据所滴加的物质选择指示剂。由于是用氢氧化钠(碱性物质)滴定磷酸(酸
磷酸用氢氧化钠滴定酚酞做指示剂,终点粉色时,产物为磷酸一氢钠 H3PO4 + 2NaOH=Na2HPO4 +2 H2O 1 2 c *V c(NaOH)*V(NaOH)c(H3PO4) =c(NaOH)*V(NaOH) / [2* V(H3PO4)]
滴定法是一种经典且常用的磷酸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酚酞作为指示剂,通过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直接滴定来确定磷酸的含量。操作原理:精密量取待测磷酸样品10ml,加水50ml稀释后,加入0.5ml的麝香草酚酞指示液。随后,用1mol/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并保持30秒...
实验开始前,确保所有仪器已经准备就绪,碱式滴定管内装满氢氧化钠溶液,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确保滴定管的垂直状态。接下来,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磷酸溶液,并根据实验需求加入适量的指示剂。指示剂的选择应能有效显示出滴定终点,以便准确判断反应何时结束。将滴定管的尖端轻轻插入锥形瓶的液面之下,开始滴...
滴定酸碱中和终点附近,两滴百里香酚酞,溶液在一滴差别里会突变至淡蓝色。0.1N及以上浓度的NaOH标准液,易产生大蓝色至深蓝色。30秒内不褪色就是达到终点。
生成磷酸氢二钠(Na2HPO4)。理由是根据题目来看,磷酸的pKa2(=-lg(6.2*10^-8)=7.21)与酚酞的变色点相符合。
磷酸中 有三个H 其中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电离,第二步电离是部分电离 第三步电离是极少电离 。用氢氧化钠滴定磷酸溶液时,确定第一个计量点可选用甲基橙(变色范围3.1-4.4)作指示剂。NaOH+H3PO4=NaH2PO4+H2O 确定第二个计量点可选用溴百里酚蓝(变色范围 6.0-7.2)。 NaOH+NaH2PO4= Na2H2PO...
用碱式滴定管装好氢氧化钠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取磷酸溶液至锥形瓶中并加入相应的指示剂.最后进行滴定.计算公式:C1V1=C2V2计算出来即可.
氢氧化钠滴定磷酸有三个突跃。第1个突跃是生成磷酸二氢钠,第2个突跃时生成磷酸一氢钠,第3个突跃式生成磷酸钠。这三次跃迁用到的指示剂是不一样的,因为磷酸二氢钠显酸性,磷酸一氢钠,显碱性磷酸钠的碱性比磷酸一氢钠还要强一些。
稀释磷酸:将待测的磷酸溶液用水稀释至适当的浓度。 滴定操作:在稀释后的磷酸溶液中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然后用氢氧化钠滴定液进行滴定,同时不断搅拌溶液。 观察终点:通过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 计算pH值: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和浓度,以及磷酸的稀释倍数,可以计算出磷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