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滴笃班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滴笃班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来源:华拓科技网


滴笃班的网络解释是:滴笃班dīdǔbān。

滴笃班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滴笃班详细内容】

⒈越剧形成初期的一种俗称。浙江省馀姚县农村说唱艺人把“落地唱书”搬上舞台,演变成为戏剧形式时,因脚色从后台先有一声“叫头”,然后在笃鼓、尺板的“滴篤”声中出场,故称“滴篤班”。引郁达夫《二诗人》:“诗人的何马,想到大世界去听滴笃班去。”郁达夫《滴笃声中》:“走来走去的走了一阵,他们俩就寻到了滴笃班的台前坐下。”

二、综合释义

越剧形成初期的一种俗称。浙江省馀姚县农村说唱艺人把“落地唱书”搬上舞台,演变成为戏剧形式时,因脚色从后台先有一声“叫头”,然后在笃鼓、尺板的“滴篤”声中出场,故称“滴篤班”。郁达夫《二诗人》:“诗人的何马,想到大世界去听滴笃班去。”郁达夫《滴笃声中》:“走来走去的走了一阵,他们俩就寻到了滴笃班的台前坐下。”

三、汉语大词典

越剧形成初期的一种俗称。浙江省馀姚县农村说唱艺人把“落地唱书”搬上舞台,演变成为戏剧形式时,因脚色从后台先有一声“叫头”,然后在笃鼓、尺板的“滴笃”声中出场,故称“滴笃班”。郁达夫《二诗人》:“诗人的何马,想到大世界去听滴笃班去。”郁达夫《滴笃声中》:“走来走去的走了一阵,他们俩就寻到了滴笃班的台前坐下。”

四、其他释义

1.越剧形成初期的一种俗称。浙江省馀姚县农村说唱艺人把'落地唱书'搬上舞台,演变成为戏剧形式时,因脚色从后台先有一声'叫头',然后在笃鼓﹑尺板的'滴笃'声中出场,故称'滴笃班'。

五、关于滴笃班的成语

班班可考  滴水不羼  滴水不漏  滴水成冰  涓滴微利  笃学好古  

六、关于滴笃班的词语

滴水不羼  滴水不漏  滴水成冰  涓滴微利  笃学好古  潜心笃志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滴笃班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