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飘的读书笔记

飘的读书笔记

来源:华拓科技网


飘的读书笔记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作品。小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一直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经典的爱情巨著之一。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向各位推荐的飘的读书笔记,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飘的读书笔记篇一

  内心挣扎很久才勇敢提起手中的笔,害怕我的文字会破坏它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我喜欢唯美的事物,喜欢看韩剧,那是少女最纯真的梦,我也喜欢真实的事物,喜欢看飘,那里有我所缺乏的勇气。每个人的经历都有所不同,而对同一种事物都有自己的诠释。或深或浅,但我认为那都是每个人生命最珍贵的领悟。

  主人公思嘉·奥哈拉生活在佐治亚州的塔拉庄园,她疯狂地爱着邻居艾希礼。但是艾希礼与他的表妹媚兰结婚了,思嘉一怒之下,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查尔斯。不久,南北战争爆发,查尔斯在战争中病死,思嘉成了寡妇。在一次募捐舞会上,她与白瑞德船长相识。战火逼近亚特兰大,思嘉在白瑞德的帮助下离开亚特兰大,回到了塔拉庄园。看到昔日庄园已变废墟,思嘉决心重振家园,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后来,思嘉的第二任丈夫弗兰克在决斗中身亡,她再度守寡。白瑞德深爱着思嘉,不久思嘉嫁给了白瑞德。但同时,思嘉还是爱着艾希礼,白瑞德伤心地离开了思嘉,此时思嘉才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是白瑞德。

  对于飘的感情我想用恋人之间经常用的一句话,我喜欢它就是喜欢她的所有,她的缺点和她的优点,对于它接受它并迷恋它总是显得那么理所当然。喜欢斯佳丽,因为她的勇敢,因为她的现实,还因为她的逃避。这一切我都喜欢。有时候喜欢会冲昏我的头脑,以至于我现在说话都有点语无伦次。

  飘可以说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中最吸引我的是斯佳丽的独特的个性以及她与瑞特马拉松式的爱情。她的爱情不是充满诗意和浪漫,而是现实和功利。斯佳丽——一个流淌着爱尔兰血液的灵魂,活泼、自私、勇敢、热情而又毫不掩饰。

  这本书让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尤其是思嘉的坚强,对待困境的不屈服,对生活的激情,都让我很敬佩。面对家园的残破,面对自己由高贵的公主变为穷苦妇女的现实,思嘉都没有胆怯和退缩。她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和勤劳能干的双手,重新建设了家园,保住了对自己至关重要的土地。我想,思嘉的魅力绝不仅仅在于她的美丽,还在于她不一般的人格魅力。从这里我感受着真实,也感受到生活的残酷,我希望我自己不要像阿希礼那样只是一个生活在过去的人,希望有一颗勇敢的心,勇敢地面对真实的残酷,快乐地去享受存在的美丽。

  还有一点令我感触很深,那就是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人们往往不珍惜。当思嘉生活在塔拉庄园时,她一心想离开这里,到亚特兰大去。当战争爆发,毁掉了塔拉后吗,思嘉才意识到,塔拉对她多么重要,她多么深爱这片土地。同样。当白瑞德全心全意爱她时,思嘉却毫不珍惜,总是想着艾希礼。当白瑞德离开她后,她才明白自己爱的是白瑞德,自己离不开他。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当你拥有时毫不在乎,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发现生活中的美,珍惜它们吧!

  这本书是以这样一句话结束的:“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另一天了。”我很喜欢这句话。它告诉人们,不论你今天取得了何种令人骄傲的成绩,都不要炫耀不止;不论你今天遭遇何种巨大的失败,都不要从此自甘堕落。因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明天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了!

  《飘》告诉了我很多,教会了我很多,它不愧为一部文坛巨著!我相信,它一定会为更多的人带去终生受用的启示……

飘的读书笔记篇二

  《飘》是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的社会现实为背景的爱情小说。小说以亚特兰大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背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以"乱世佳人"斯佳丽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

  初读《飘》时,对小说的女主人公的感觉是矛盾的——既有些讨厌,但又不得不敬佩她。讨厌的是为了功利,为了钱等不择手段,而选择婚姻。甚至是不惜损害自己的妹妹,抢走了她的未婚夫;讨厌她面对白瑞特的爱时,那愚蠢的固执。但她的勇敢与坚强和那份艰苦创业的精神又不得不让我敬佩。

  再读时,突然间感觉:斯佳丽那种对金钱和土地的狂热追求是可以理解的。在那种战争爆发的的社会,她一个女子却要独自承担起养活包括自己情人和情敌在内的一大家人的重担,那是多么繁重的担子啊!况且,在亚特兰大,作为一个妇女,平时出门就也许会遭到别人的非议。可她,为了担负起此重担,不得不与黑人做生意。

  斯佳丽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异常执着,而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却不屑一顾。斯佳丽认为自己爱的是阿希礼,可是阿希礼却不爱她,就像白瑞特说的那样,阿希礼是个君子,只是生在了一个和他格格不入的时代。他还是用旧世界的游戏规则生活,只会撞得一鼻子灰。可是斯佳丽却不明白,越是得不到,难以实现的,就越追求不舍。可是,到最后才发现,她最爱的人一直就在自己身边却不曾意识到,等到明白时,却为时已晚。但斯佳丽就是斯佳丽,她没有绝望,她只是告诉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斯佳丽,始终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

  小说中的另一个人,也是我最喜爱的人——白瑞特。白瑞特有着良好的家世,却并不以此为荣。他有着锐利的眼睛,有着聪明的头脑,他能很快在乱世找到自己的处身之道。他的勇敢,执着,他的机智果断,都成为让人喜欢的因素,还有他放荡的外表下那颗专一的心也使人喜欢。他爱斯佳丽,保护斯佳丽,宠爱斯佳丽,照顾斯佳丽,他希望让她事事称心,可这些却被斯佳丽拒绝了,于是他一直耐心地等待,等待他爱的斯佳丽也能同样爱上他,可是再永恒的爱也会有磨光的时候。就这样,当他的女儿离开他时,他的心死了,再也回不来了。于是,他选择了离开。

  读《飘》时,对斯佳丽面对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佩服;对她有时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而反感;对她对阿希礼迟迟不肯放手的愚蠢固执而气愤;对白瑞特对斯佳丽的默默付出而倍感愉悦;对白瑞特最后的离开表示惋惜……

  很容易被书中的人物所感染,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就像斯佳丽每次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有时自己遇到不顺的时候,也会轻轻地对自己说一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飘的读书笔记篇三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作品。小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一直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经典的爱情巨著之一。但小说吸引我的不仅是它的故事,更有立体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极具表现力的语句描写。它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唯美宏大的历史画卷。

  全书共63章,叙述开始于美国南北战争前夕,小说主人公、南方庄园主小姐斯嘉丽·奥哈拉得知心爱的人阿希礼·威尔克斯与他的堂妹枚兰妮·汉密顿订婚,烤肉宴后表白不成的她一气之下嫁给了枚兰妮的弟弟,但很快就因为南北战争而变成了寡妇。做客的瑞德·巴特勒无意听到了斯嘉丽向阿希礼偷偷表白的过程,从此爱上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子。此后小说围绕南北战争的背景展开,斯嘉丽与瑞德的爱情故事也一波三折地上演了。小说以一个开放式结尾收场,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关于小说,我有四点感触颇深的地方。从简说起。

  一.关于战争

  小说的背景设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种植园主一意孤行,林肯为了国家不惜一战。难以想象,没有这生死存亡的一战,美国今日将是何状态,发达程度且不论,就连国家是否仍统一也难定论。美国的这场内战起源于黑人奴隶制引发的一系列利益矛盾,但《飘》中对南方庄园主和黑奴的描写却使我对主奴之间的关系有了不同的了解。在那时的美国南方,黑奴并不一定是地位最低下的,有一些低等白人地位更低生活更苦,反而一些黑奴却因为有“主人”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并且在黑奴中间也划分了不同的“阶层”——和世界各地曾经或仍然存在的奴隶制一样。一些温和的主人会和奴隶们建立起一种非常坚固的关系。像斯嘉丽的母亲埃伦会亲自给黑奴看病,赢得了奴隶的尊敬。而后战争后,像黑妈妈一样仍然留在主人身边的黑奴不在少数。战争说到底解决的只是一些利益冲突,而要使对黑人的歧视消失,美国到现在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关于土地

  小说对土地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斯嘉丽的父亲——这位身上流着爱尔兰人血液的性如霹雳的人那里,土地的美丽被充分表现。“只有土地值得你出力,值得你战斗,值得你拼命!”这位父亲对自己的女儿说(第二章 43页)。小说对主人公的家乡塔拉描写非常精彩,让人不得不相信土地的魅力。尽管斯嘉丽没有意识到,但美丽的土地总能给她带来平静。“她非常热爱这片土地,连自己也不知道爱上了,就像爱祈祷灯下母亲的脸一样。”(第二章 33页)精心照料的土地上暮色动人,美丽的土地总能使斯嘉丽心情平静。对土地的热爱,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斯嘉丽要冒着生命危险回到战火中的塔拉,也是为什么瑞德决绝离开之后她第一个想起来能给她安慰的所在。

  三.关于人物形象

  《飘》中描写了众多形形色色的人物,但不得不说,很多人物形象,虽不能用脸谱化形容,但也有存在大同小异之处,例如斯嘉丽的妹妹们,虽然是两个妹妹,但却是一个形象,仿佛只是为了为斯嘉丽填上更多故事才分成两个人写。

  在这些典型的南方男人和女人们中间,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不论是斯嘉丽高尚严肃的母亲埃伦,性如霹雳的父亲杰拉尔德,尽职尽责的黑妈妈,猜不透的阿希礼,单纯腼腆的查尔斯,性格夸张蠢笨的女仆普利西,还有大山姆、贝尔、弗兰克、威尔……他们都代表了一类人。有些人物身上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除了主人公斯嘉丽,还有枚兰妮和瑞德,他们身上的性格品质如此突出,留给人的印象如此深刻。

  枚兰妮,这几乎是一个完美女性形象,拥有所有女性的优秀品质,善良温柔、坚强勇敢,对所有人怀有友好的心。“她是个娇小玲珑,弱不禁风的姑娘,外表看上去就像个孩子穿上母亲衬着裙箍的大裙子,那双太大的棕色眼睛里流露出羞怯而几乎惊惶的神情”(第六章 119页),她的外貌是纤弱平凡的,但正是对她这样的外貌描写,突出了她内心的高尚与美丽。她对斯嘉丽的任性毫不生气,甚至在还未认识斯嘉丽时便在别人背地里评论斯嘉丽时为斯嘉丽说话,在所有人相信斯嘉丽和阿希礼有染时在所有人面前把斯嘉丽拉到身边保护她。在印第亚、梅里维斯太太和艾尔辛太太议论斯嘉丽和瑞德的不是时站出来毫不客气地斥责他们,保护那一对不在场的夫妇的声誉(第四十八章 1078~1080页)。她对人一视同仁,在所有女人都不屑与妓女贝尔说话时,她会在很多人面前并不回避地有好的与贝尔打招呼,还接受贝尔对医院的捐赠。她会在自己都吃不很饱时把食物分出来给曾经破坏她们家园的北方士兵。虽然她常赞叹斯嘉丽的勇敢,但其实她自己的勇敢丝毫不亚于斯嘉丽,最令人动容的一幕是在自己弱不禁风站都站不稳时,因听到抢声就用有气无力的手拖着长刀出来保护斯嘉丽,使一直对她“只有厌恶和憎恨”的斯嘉丽也有“一种欣赏和认同的感情油然而生”,“在胸怀坦荡、绝无私心杂念的一刹那,她从枚兰妮温和的声音和柔顺的眼神背后看到了她不屈不挠的意志如锋利的钢刀寒光森森,还感觉到蕴藏在枚兰妮娴静的性格深处的勇气不下于一支旌旗招展、军号嘹亮的雄狮”。(第二十六章 543页)所有人都尊敬爱戴她,包括一向仿佛目中无人的瑞德也对枚兰妮这样的女性非常尊重,称她为“杰出女性”(第四十八章 1061页),甚至在瑞德失去女儿美蓝神智极度消沉之时,也正是枚兰妮拖着自己虚弱的身体才去说服了瑞德为安葬孩子(第五十九章)。她是一位智慧的女性,临危不乱,用自己的沉着冷静和瑞德一起在危机时刻救了丈夫(第四十五章)

  斯嘉丽,小说的主人公是这样与众不同的女子,作者第一笔就是对她的描写,尽管强调了她“并不美”,可从她纤细的腰身,浓黑的剑眉,尤其是灵动的淡绿的眼睛上充分看出了作者对这个角色的偏爱,她是生机勃勃,叛逆任性的(第一章)。前几章的描写充分展示了斯嘉丽与传统的南方庄园主小姐们的不同,直率不做作,“我就厌烦装作胃口小,想跑却只好走,明明跳上两天的舞也不觉得累,偏偏说跳一支华尔兹就要晕倒”(第三章 92页),她从不像其他小姐那样随身带着嗅烟,也不像她们一样“装作什么都不懂,让男人来告诉我”(第三章 93页)。她总是充满希望与信心,明明知道阿希礼与枚兰妮订了婚还想与阿希礼私奔,并且对阿希礼是爱她的这一点深信不疑,刚刚还觉得“阴影笼罩着世界”,一会就觉得“勇气有涌上心头,太阳又出来了,景色也重新焕发异彩”(第五章 104页);刚刚还为阿希礼对枚兰妮的关心而伤心,马上又通过自我安慰而“勇气又来了”(第五章 122页),她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战士一样。她是如此迷人如此充满魅力,可以再烤肉宴上吸引所有男人的注目,让所有女人嫉妒,她几乎大获全胜了,但只是少了阿希礼—她得不到阿希礼,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她今后的日子里无时无刻不在追寻着他的原因。如果说斯嘉丽火爆直率的性格和对塔拉的热爱眷恋来自于她的父亲,那么她的对爱情的执着就应当是继承自母亲。虽然书中对埃伦夫人的描写不算多,但从简单的描述中有可窥见大概,她这样一个世家千金嫁给了既无门第又无财产的杰拉尔德并非因为爱情,“菲利普永远离开了萨凡纳,也带走了埃伦心里的热情,留给娶她的这罗圈腿小个子爱尔兰人的,只是一个温柔的躯壳罢了。(第三章 49页)”斯嘉丽日后也经历了三次婚姻,但没有一次是出于她的爱,并且因为得不到阿希礼,她心中一直念念不忘,只是她心中的热情与希望从未消失——这也许是她和母亲不同的根本原因吧。年轻时斯嘉丽曾让无数男人着迷,一生中她曾让很多女人厌恨,在她们眼中,斯嘉丽自私无耻、尖酸刻薄、招人厌恶,为了得到钱可以抢妹妹的未婚夫,完全不顾体面,穿着查尔斯的丧服接受瑞德的邀请去跳舞,后来甚至拒绝为弗兰克穿丧服,在弗兰克为她而死很快又与瑞德结婚,一个女人抛头露面做生意,如此种种,但她仍然受无数读者青睐,因为她身上有更多可贵的品质,坚强勇敢、无所畏惧,她有孩子一样的直白天真。因为答应过阿希礼好好照顾枚兰妮----并且一定不只是因为这许诺,战火硝烟中她没有丢下枚兰妮,而冒了生命危险把留下来,为她接生,手都被抓肿了,这时的她是多么细致体贴(第二十二章 450页)。带着枚兰妮、韦德、婴儿、普利西回到故乡--她一个人要经历多少艰难。面对残破的家园,母亲的去世和父亲的不幸,她没有像妹妹们只顾抱怨和怀念,而是打起精神重建家园。当她把那个天鹅绒绿窗帘做成美丽的绿裙子,她是那样不拘一格的美丽(第三十二章 674页)。尽管她“没法爱她的妹妹们”,但是她却仍为她们做了所有事,“难道她没有给她们洗澡、梳头、喂饭,甚至不惜每天走上几英里地去找些菜蔬?难道她没学着挤牛奶,尽管那头怪吓人的畜生冲她晃着两只角的时候,她的心都快从嗓子眼跳出来了”(第二十五章 533页)。其实她很傻,在弗兰克为她的尊严而战时还像个孩子一样抱怨弗兰克不关心她。她总说战争跟她无关,仿佛她一点都不爱国,可当瑞德带她们冲出亚特兰大的路上挖苦了军容不整是队伍时痛恨他(第二十三章 472页)。

  瑞德,他的出场同样与众不同抓人眼球,在一群南方绅士中间显得突兀,“他长着一张黑脸,黑得像个强盗,眼睛乌黑狂放,就像海盗在打量要凿沉的大帆船,或是要少女时的眼光一样”(第六章 113页),作者对他的描写如此特别,自然就明白他身上一定有故事。“他那眼光就像——就像他知道我光身子的摸样似的”(第六章 116页),描写如此直白,把瑞德的犀利一针见血地表现出来。这样一个高大魁梧的人,一个军火投机商,一个粗犷的目中无人的总是在嘲弄世界的人,仿佛是一个无耻之徒,但事实上,他只是更加真实不做作——这一点和斯嘉丽一样,不过他更精明。他会在自己不受欢迎的烤肉宴上对南方绅士们公然挑衅嘲笑他们的自大,但在斯嘉丽后来庆幸他没入伍时“扭过头来看了她一眼,这一看竟使斯嘉丽放开他的胳臂,朝后一缩,这会儿他的眼睛里并没有嘲意,而是赤裸裸的愤怒以及某种近乎茫然的表情”,他认真了,然后他离开了斯嘉丽,去参军。他是一个神秘的人,斯嘉丽从来不了解他。他爱孩子——他爱单纯天真的事物,没有被世俗杂尘破坏的一切,对这样的事物也格外爱护与珍惜,其实他是善良的人。他在斯嘉丽生下美蓝时欣喜若狂,对韦德这个继子也亲切疼爱,他说“我很懂得小孩的”(第五十章 1110页),却是沉痛地说的——这沉痛一定来自于遥远的另一个人与事,也许与故事开头他不被欢迎的原因有关,他并非无情,恰恰很有情,他只是像斯嘉丽一样叛逆,不愿被世界摆布。黑妈妈说他和斯嘉丽像骡子,斯嘉丽不愿旅行回去给黑妈妈带礼物,可瑞德却记得黑妈妈的唠叨而给她买红塔夫绸做漂亮的衬裙(第四十八章 1063页)——虽然明知黑妈妈不喜欢自己,甚至不会穿。而最终黑妈妈也对他另眼相看,还穿上了那件窸窸窣窣的衬裙。他可以说蔑视阿希礼,但却又冒着风险就了他的命(第四十五章)。他尊敬枚兰妮,对值得尊敬的人彬彬有礼,他抱起虚弱的枚兰妮时会轻声说“我尽量不碰痛你”(第二十三章 467页)。事实上,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很轻松地成为令人尊敬的绅士。

  四.关于人物关系及爱情

  斯嘉丽与枚兰妮之间的友谊算是出生入死一辈子的深厚情谊了。她们是如此不同,同样是在医院里为伤病员做护理工作,斯嘉丽觉得痛苦至极,可枚兰妮却能忍下一切痛苦,“只要在伤员看的见她的地方总是态度温柔,满怀同情,一团高兴”,还赢得了“慈悲天使”的称呼。但她们又同样勇敢无畏,在关键时刻像战士一样。斯嘉丽虽然斯嘉丽一直不喜欢枚兰妮,但她为枚兰妮做的一切,绝对值得枚兰妮对她的无私的爱。枚兰妮对印第亚等女性面前维护她的声誉时所说的一番话(第四十九章 1078页),几乎催人泪下,不论其中有多少阿希礼的成分,斯嘉丽为她所做的一切,真的胜过亲生姐妹了。绝对不惘她在生命的尽头时仍最爱斯嘉丽。而斯嘉丽,她像一个成长的孩子一样,到最后才明白自己爱瑞德,也是到最后才明白她和枚兰妮之间的友谊已经如此深厚,这种感情,甚至比她对阿希礼的爱更加令人动容。

  斯嘉丽和阿希礼之间的感情是最纠结的,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改变,而他与阿希礼之间,也经历了渐渐的改变。斯嘉丽没有感觉错,阿希礼曾经是爱她的,而她也真的爱过斯嘉丽。当斯嘉丽在烤肉宴后向阿希礼表白说“我爱你”时,“他眼睛里有种惊恐的神情,有怀疑的神情,还不止——是什么呢?对了,有一天他父亲心爱的猎马摔断了腿,他只好把马打死了,当时他也是那种神情”(第六章 135页)。当阿希礼、斯嘉丽、查尔斯一起聊天而斯嘉丽的学识显得格格不入时,她意外看到阿希礼“看着查尔斯,脸上的神情有理解,也有一点怜悯”(第六章 133页)。这些意味深长的神情,也许就是阿希礼爱她而没和她在一起的解释了吧。“他即使死也不会离开枚兰妮,即使到死都对斯嘉丽有着烈火般的感情,他也会竭力设法跟她保持距离,决不会和她干那勾当,她永远也不可能打破那层盔甲,对于诺言、友情、忠诚和荣誉,他看得比她重”(第三十一章 660页),这样的解释更直白一些。其实对于阿希礼,瑞德看的最明白,他了解他的想法,并且觉得他那种人可怜——事实上,这就是瑞德和阿希礼最不同之处了。但随着时间流逝,他已然深爱枚兰妮,而她也深爱瑞德。

  斯嘉丽与瑞德之间的爱情,最令人叹惋。他们是那样相似,一个“不是绅士”,一个“不是淑女”。瑞德在看见斯嘉丽的第一眼就爱上了她,这毫无疑问。而刚开始斯嘉丽虽然像其他人一样也并不喜欢他,可当他厚颜无耻地看她时,她却生气自己并“没有感到受了侮辱”(第六章 113页);当听说他的“不光彩的过往”时,她却因为他拒绝娶一个傻姑娘而对他心生尊敬感(117页);当瑞德一席话惹得大家对他怀有敌意时,她却暗暗觉得他说的同情达理(131页)。这些细节表明,虽然他和她思维方式不同,但价值观是一样的,那么,他们之间的感情就绝非偶然了。他们好像都是精明的人,可他们不也一样傻嘛。斯嘉丽多少次呼唤着“阿希礼,哦,阿希礼”,她用十几年爱着一个人,寻找一个答案,知道发现自己早已不爱阿希礼;瑞德又用十几年等一个女人,等他爱自己,直到心灰意冷筋疲力尽。“瑞德在嘲弄她,而且,不知什么缘故,斯嘉丽觉得他也在嘲弄他自己”(第二十三章 476页)——可不是嘛,他们如此相像。瑞德说“对,我亲爱的。我不爱你,跟你不爱我一样。即使我爱你,我也决不会告诉你的。愿上帝保佑那个真正爱过你的人吧,你使他的心都碎了”(第四十七章)。曾经“即使我给毙”,瑞德也会为斯嘉丽偷来马,带她冲出亚特兰大的火海。斯嘉丽在最无助时永远想到瑞德,他是她最坚强的依靠,直到瑞德决绝离开。她给瑞德撒娇最多,她会任性地对他喊“我要回家”。当她最需要一个人时,一定是瑞德,但她却不知道自己爱的是瑞德,直到一切都晚了。当斯嘉丽终于冲出那梦魇般的大雾,迎接她的已不是瑞德温暖的怀抱,取而代之的是他离去的背影,尽管斯嘉丽习惯地存有希望着,“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读完“飘”后想,为什么作者为这本书起了这样一个名字。Gone with the wind,直译是“随风而逝”,是家园已逝故土飘零吗?一个作者一生只有这一部作品,又是如此大型的作品,那么,书里字里行间必有她自己的感情在其中。随风而逝的不仅是家园,还有过去的时光与那之间的情感。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