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智力障碍者监护人指定规定

智力障碍者监护人指定规定

来源:华拓科技网


《民法典》规定,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其监护人顺序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和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但需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监护是一种法律制度,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利益,监督其行为并管理其财产。

法律分析

成年智障人的监护人指定是:

1、配偶;

2、父母、子女;

3、其他近亲属;

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根据《民法典》第二十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拓展延伸

智力障碍者监护人的法律责任与权益保障

智力障碍者监护人的法律责任与权益保障是指在法律框架下,智力障碍者的监护人承担着一系列的法律责任,同时也享有相应的权益保障。智力障碍者监护人需要履行监护职责,包括提供生活照料、教育培养、财产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他们应当积极维护智力障碍者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医疗保障、教育权利、劳动就业等。同时,智力障碍者监护人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法定义务,确保智力障碍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智力障碍者监护人的法律责任与权益保障是为了维护智力障碍者的,促进社会的包容与公正。

结语

智力障碍者监护人的法律责任与权益保障,旨在确保智力障碍者得到全面关爱和保护。他们承担着提供生活照料、教育培养、财产管理等职责,并积极维护智力障碍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智力障碍者监护人也需遵守法律法规,履行法定义务,确保权益得到充分保护。这一法律制度旨在促进社会的包容与公正,维护智力障碍者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