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此,我设计的理念是:让课堂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让课堂成为语文实践体验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知识的魅力, 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生命价值的自然生成.求实,求活,求新,求效是本课设计总的指导思想.
教学的三维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思路: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一些写梅花的诗词
学生学唱歌曲《红梅赞》《我的中国心》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谈话入题,赏梅花
1,导语引入: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的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尽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2,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
3,过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理清脉络,知梅花
1,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细读引导,悟梅花
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哪能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
出示: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1),联系上下文;(2),抓重点词句(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4),用朗读的方式;(5),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
2,自学体会,动手圈画.
3,读句交流,谈理解.
4,重点引导第二件事: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品读升华,颂梅花
1,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2,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1)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3)全班交流:a,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b,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c,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节.
3,说说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
⑴自由练读;⑵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⑶齐读.
五,拓读深化,学梅花.
课文除了写外祖父挚爱梅花外,还写了外祖父几次哭了,请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读唐诗宋词时,外公满脸忧伤,"莺儿啊,莺儿——."
当外公因年纪太大而无法回国而哭时,"亲爱的外公,你别哭了——."
当外公含泪递梅花手绢时,外公满心凄楚:"莺儿啊,莺儿——."
2,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3,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让学生明白,梅花魂就是爱国心
4,文章的开头了结尾有什么联系
5,让学生想象说话:外公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刻刻都牵挂祖国的老华侨,他在临终前还不忘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到祖国去,我们完成了老人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梅花树下.又是一年的冬天来临了,面对着梅树下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呢
6,师导语:"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7, 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8,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