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误导导致的购房合同可被认定为无效,因为该合同基于购房者错误认识签订,属于不公平合同,可撤销且无法约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要求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基于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或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分析
被中介误导签订了购房合同是可以被认定为无效的。
因为中介通过欺骗的手段,使购房者形成了错误的认识,该合同是在购房者错误的认识的基础上签订的,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该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四)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成立时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
拓展延伸
中介误导导致合同效力受损:法律保护与救济措施
当被中介误导导致合同效力受损时,法律为受害方提供了一系列的保护与救济措施。首先,受害方可以寻求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宣告,以剥夺中介的权益。其次,受害方可以要求中介承担违约责任,包括赔偿经济损失和承担其他法律责任。此外,法律还允许受害方要求撤销合同、要求重新协商或修改合同条款,以恢复其合法权益。受害方还可以向相关监管机构投诉中介的不当行为,并要求对中介进行处罚。总之,法律保护与救济措施为受害方提供了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确保被中介误导导致的合同受损问题得到公正解决。
结语
被中介误导导致的购房合同可以被认定为无效。中介通过欺骗手段使购房者产生错误认识,该合同基于错误认识签订,本身不公平。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基于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或显失公平的合同。受害方可以寻求合同无效宣告、要求中介承担违约责任、要求撤销合同或重新协商,以恢复合法权益。此外,受害方还可向监管机构投诉中介,要求处罚。法律保护与救济措施确保被中介误导导致的合同受损问题得到公正解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