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高中历史总复习考题随堂集训:5.12 两极世界的形成

2013高中历史总复习考题随堂集训:5.12 两极世界的形成

来源:华拓科技网




第五单元第十二讲

1(2011海南高考)下图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

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
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
D.援助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

2(2011广东高考)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解析:马歇尔计划又名欧洲复兴计划,旨在帮助西欧各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同时抗

衡苏联和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扩张和渗透。

答案:A
3(2011福建高考)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1页共2



A.提出杜鲁门主义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B.抛出马歇尔计划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4(2010江苏高考)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5(2010广东高考)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解析:
1959年正值美苏争霸时期,从材料中两位总统的言辞可以看出,展览会上经济文化交流并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态度。A项说法与材料无关;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是在20世纪70年代,B项错误;苏联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C项也排除。

答案:D
6(2009海南高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解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的组成部分,而冷战的目的则是遏制主义,

稳定资本主义。

答案:B

2 页共2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