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省天门中学2015届高三实验班6月冲刺试卷及统计创新

湖北省天门中学2015届高三实验班6月冲刺试卷及统计创新

来源:华拓科技网




湖北省天门中学2015届高三实验班6月冲刺试卷

文科综合历史

24.据考古发现,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贵族的典礼、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是器主人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

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佑其在世间的权

力和财产。由此可见

A.商代的青铜器制造业极其发达
B.商代礼乐制度已经很完备了
C.青铜器是王室、贵族重要的生活用品
D.青铜器是研究商代政治制度的重要文物

25.下图是分别出土于今四川广汉、新都地区的东汉画像砖。图片反映了当时A.商品交换的盛况 B.农业生产的场景
C.手工业作坊的生产情况 D.帝王的封禅大典

26.战国时“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而秦汉以后开启了“布衣将相之局”。这

种新现象反映了

A.官僚政治秩序稳定 B.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D.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27.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由此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运河·城市



A.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C.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

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D.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

28.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象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他认为太平天国

A.拜上帝教与传统思想相对立C.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

B.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D.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



29.孙中山说: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展其生产力则贫。以前为清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

家将从此以出是也。”最符合孙中山本意的是

A.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C.倡导排满,推翻封建统治

B.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产D.反对私人资本,防止悬殊

30.曾指出:“遵义会议以后,同志对全党起了领导作用……尽管名义上他没

有当什么总或,他实际上对的指挥以及重大问题上的决策,都为别的领导

人所承认。”这体现了

A.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C.领导人失顾全大局唯真唯实

B.已找到符合国情的道路D.党与的关系得以最终确立

311977 12 10 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 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

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

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

32、在《伯罗奔尼撤战争史》中,雅典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男人就是城邦。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 C.主要是全体公民精神上的联合

B.强调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责任D.城邦是所有男子构成的联合体

33、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文艺作品大都描绘了修士和修女们在野宴中纵情声色的情景。这

些作品在当时的主要目的:

A.宣扬了对现世生活的追求C.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B.宣扬了理性主义
D.成为革新文艺创作的主流

34.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 年取代“民营化”

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

A.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C.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涨

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D.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

35.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往往由于视角、史料的差异而产生不一样的解释。下列选项中,

由于新史料的发现而导致不同解释的是

A.商朝一度被认为是“传说中的时代”,也被认为是“信史时代”

B.哥伦布到达美洲被称为“发现新”,也被称为“文明的相遇”

C.魏晋南北朝被称为“的时代”,也被视为“思想的自由时代”

D.欧洲中世纪被称为“黑暗的时代”,也被视为“田园牧歌的时代”

40.(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朱熹是在“礼崩乐坏,三纲五常之道绝”的危机面前,有志于重振儒家伦理

道德,提出了很多成圣的修养工夫。朱熹表述道德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分别运用“仁”、“智”

的术语。用“智”来表述“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的传统,而“仁”作为儒

家的核心道德理念也是毋庸置疑的,……朱熹这样说过:“若无这智,便起这仁不得。”

《大学》物格、知至处,便是凡圣之关。”“须是物格、知至,方能循循不已,而入于圣贤

之域。”

——刘克兵、、朱汉民《朱熹思想体系中的知识与道德》

材料二不知有公德,故政治之不进,国华之日替,皆此之由。道德之立,所以利群也。

夫英国,以侵犯君主者为大逆不道;各君主国皆然法国,以谋立君主者为大逆不

道……今世士夫谈维新者,诸事皆敢言新,惟不敢言新道德,此由学界之奴性未去,爱群爱



国爱真理之心未诚也。盖以为道德者,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有发达,有进步,一循天演之大例。前哲不生於今日,安能制定悉合今日之道德?

——梁启超《新民说》
材料三19178月写给黎锦熙的信中,提出“思想主人之心,道德范人之行”,“思想道德必真必实”
,主张洗涤国民之旧思想,开发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新道德思想,用新的道德思想重塑国民的道德心灵,以此根本改造社会,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

——摘编自彭平一、钟翡庭《论青年以道德改造社会的思想》
材料四罗马的灭亡让人不解,他们有当时最不坏的政体:共和;最不坏的制度:法治; 宽容。由此三条,便足以巍然屹立,为什么会亡呢?为什么他们在感到危机最可贵的精神:
的时候,要乞灵与教呢?

换句话说,罗马文明缺了什么?

核心价值观。

——易中天《两汉两罗马》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熹对知识与道德关系的观点并指出朱熹这一观点产生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提出的新道德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新道德观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提出的救国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的原因。(4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教在欧洲盛行的原因?(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就道德与社会发展这一问题提炼其中蕴含的主题并进行简要论证。(6分)

41.(12分)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825

1957

1050

1954

856

1958

1412

1955

1068

1959

1247

1956

1276

1960

1332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195319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16683

1959

16968

1954

16952

1960

1435




1955

18394

1961

13650

1956

19275

1962

15441

1957

19505

1963

17000

1958

19765

19

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编制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1953年至1960年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产量与国家的角度予以说明。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代官修图书的制度与机构,至少可追溯到清入关前皇太极时期的文馆之设。天聪十年

1636),改文馆为内三院,顺治十五年(1658),改内三院为内阁,十八年六月,复改内

阁为内三院。康熙九年(1670),又改内三院为内阁,另设翰林院。此后的官修图书,主要

由翰林院承担,内阁、詹事府、内务府和雍正以后的军机处、方略馆,也都有修书或参与修

书之责。

顺治年间,虽然连年征战,但摄政王多尔衮和清世祖福临,仍然谕令撰修了一批图书,如《赋

役全书》、《人臣儆心录》、《资政要览》、《御注孝经》等,还曾下令纂修明史,但未能完成。

官修图书的类别,包括经学、史学、天文、历法、数学、农艺、文学等等各个方面。据不完

全统计,康雍时期的官修图书不下100种,大约平均三年编成两种书,乾隆时期不下120

种,平均一年编成两种书,这是以往任何朝代都无法与之相比的。而且,官修图书中卷帙繁

多者为数不少,一书动辄百卷以至数百卷,更有10000卷本的《古今图书集成》和收集3457

种著作、合计79070卷的《四库全书》,都是中国书史中罕见的巨著。而这样的巨著出现在

清朝前期,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康熙帝命令修纂的《康熙字典》,是所谓钦定之书。乾隆年间,有王锡侯作《字贯》一书,

其中有不少驳正《康熙字典》谬误之处,被统治者认为大逆不道,王锡侯全家因此被杀,《字

贯》书版以及王锡侯的其他著作也均被销毁。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官修图书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朝官修图书的影响。(7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78917日,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

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这就是著

名的戴维营协议

《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规定: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居民在一个5年过渡期内实行

自治,在那里将建立自治机构来取代以色列的军事统治机构,以色列取消设在约旦河西岸

和加沙地带的军事机构。此外,将建立一支,其中可以有约旦人参加。以、约

将参加联合巡逻。不得迟于过渡期开始后的第三年,埃、以、约及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居民选

出的代表将以联合理会22号决议为基础举行谈判,以确定约旦河西岸和加沙的最后地

位。在过渡期结束以前,以、约将缔结和约。

《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规定:埃、以将举行谈判,其目标是

在这项纲要签字后的3个月内缔结和约。和约的各项条款将在条约签定后的23年之间执



行。埃及在西奈半岛行使充分主权。以色列分两阶段撤退。以色列在阿里什、拉法、纳

克卜角和沙姆沙伊赫附近留下的机场归埃及,作为民用。以色列船只可以在苏伊士湾、苏伊

士运河、蒂朗海峡和亚喀巴湾自由通航。协议还规定了联合国驻扎的地方等。

作为旁证在条约上签名的卡特说,这证明和平已经到来我们终于迈出了和平的第一步,这是漫长而艰难的道路上的第一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戴维营协议签署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维营协议产生的影响。(9分)46.48

答案;
DA CDD ACD DA CA
40.1)关系:知识是道德的必要前提。(2分)
背景:儒学的正统地位面临危机;(1分)商品经济的发展。(1分)
2)西方民主平等思想、救亡图存思想、进化论思想。(3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意义:冲击了封建道德,促进思想;(2分)有利于推动维新变法运动。(2分)(3)主张:以新道德来改造社会、拯救国家。(2分)
原因: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民族资本主

义的进一步发展;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对民主的追求;辛亥使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每点1分,最多4分)
4)原因:政治:皇帝更换频繁(罗马共和国、帝国权力都属于元老院和罗马人民,执政



官和皇帝只是代理人);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

5)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求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0分)

第二层次,所给答案,只写出“道德与社会发展”的单向关系,未进行论证;(1分)

第三层次,所给答案,能够说出“道德与社会发展”的双向关系,但未进行论证;或能体现

道德与社会发展”的单向关系,有论证;(2分)

第四层次,所给答案能够说出“道德与社会发展”的双向关系,但只是单向说明论证;(4

分)

第五层次,所给答案能够说出“道德与社会发展”双向关系,并进行了双向关系的论证。(6

分)

41.信息一:1953年至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1953年至1958年中国粮食产量增

长迅速。(2分)

说明:苏联是由于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保护自留

地等,使苏联粮食产量与中国相当。中国足由于“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稳步上升。(4分)

信息二:1957年至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中国1959年至1961年粮食产量大幅

度下降。(2分)

说明: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集体农庄制,粮食产量时有起伏。

中国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大集体所有制,军事化管理,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使

粮食产量下降。(4分)

45.15分)(1)(8分)制度与机构设立较早;专门机构负责;统治者非常重视、钦定图书;

图书种类多;编成时间快;卷数繁多的巨著很多。

2)(7分)通过国家的组织,发挥了知识分子的集体力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

大规模的总结,有利于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禁锢思想,学术争鸣,阻碍文化事业发展。

47.15分)(1)(6分)美国为扩大在中东影响;埃及与美国关系开始密切;以色列需要缓

和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2)(9分)为埃及、以色列结束战争状态打开了通道,加速了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同以色列

进行谈判的历程,有力地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协议的签订为实现中东和平开辟了一条新途

径,使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的关系开始由对抗向对话方向发展。但使阿拉伯联盟发生严重分

裂;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自治安排也未如期实施。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