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单元第三十一讲
1.(2011重庆高考)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2.(2010山东高考)1938年10月,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说,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搬照套,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之发展成为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由此可以看出,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3.(2010天津高考)20世纪50年代,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①《论十大关系》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注意时间,符合20世纪50年代的的著作有①④。
答案:B
4.(2010上海高考)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七大 B.遵义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大
解析:“七大”确立思想为指导思想。
答案:A
5.(2011 上海高考)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组织机关刊物的书 |
| 影,该组 |
第1 页共2 页 |
织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强学会 D.同盟会
6.(2011大纲全国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
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
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
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
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
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1)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2)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第2页共2页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