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善了化学用语的学习,
从元素符号到化学式到化学方程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也使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化学研究
过程,深刻认识到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浓缩表达,它既给了“质”的表达,
也给了“量”的确定。因此,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达我对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教学功
能和价值:
一、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
化学方程式首先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因
此,在化学方程式书写时,首先要求的就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以
及它们的化学式。所以就要求学生对物质的认识达到了解它们的基本
组成,能用化学式来表达。如:书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时,首先
确定的就是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接着写出它们的化学
式。即:2H2+O2 2H2O
二、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中,还要强调化学反应条件的书写。因为
如果没有达到反应条件反应是很难进行的。这也就要求学生一定要熟
悉化学反应的发生条件,并且会书写。
即:2H2+O2 点燃2H2O 在这个反应中学生一定要认识到氢气
要燃烧必须要进行点燃,另外书写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写成燃烧,因为
燃烧化学反应本身,而点燃是燃烧的条件。
三、化学反应中微粒的变化
化学方程式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有了一个很直观地表达。它很直观地表达了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而且在此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是不发生变化的。这就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了微粒的变化。
如:2H2O通电2H2↑+O2↑,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出氧原子和氢原子并没有变化,数目也没有变化,只是重新进行了组合,这就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化学变化中的微粒变化。
四、化学反应中微粒间的定量反应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建立在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为有关计算及 同时也有助于培其进一步的学习做了铺垫,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形成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从宏观看,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果反应物都是气体,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时的体积比。从微观看,如果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化学方程式还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分子个数比。例如,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在此过程中,可以由相对分子质量推出宏观物质间的质量比,
也就是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可以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可以看出,反应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每2个水分子 这清晰地表达了参加反应的分解,就生成了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各微粒间的定量关系。还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五、化学反应的类型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要有所认识,依据各反应类型的定义,学生能对化学方程式各类型的特点进行总结,也能较为轻松地判断反应的类型:
2H2+O2 点燃H2O A+B==AB 化合反应
2H2O通电2H2↑+O2↑ AB==A+B 分解反应
Mg+ H2SO4=MgSO4+ H2↑ A+BC==AC+B 置换反应
NaOH+ HCl = NaCl+HCl AB+CD==AD+BC 复分解反应 总之,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与认识,使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与性质,并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
通过观察、想象、类比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逐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的观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