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第二小学校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设计者:付雅芳
单 元 | 一 | 课型 | 第一课时 | 课题 | 桂林山水 | 授课时间 | 月 日 | |||
课标要求 |
| |||||||||
学情分析 | 在学文之前,学生对描写山山水水的课文都是很感兴趣的,因为这类课文读起来很抒情,语气很欢快,就像与作者共同游览一样,心情愉悦。所以学生乐于学习这类课文,乐于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有的学生去过桂林,由于观察的心情各异,人生的体验不同,观察的角度不一样,所以看到的景观可能是同的,在学文中,再与作者重温那段游览经历,是一件很美的乐事。本文是围绕景物特点来写的,学生在以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会又快又准地找出景物特点。并学习这种写法。文中还多次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学生也会自已对这样的句式进行品读、分析、积累。总之,学习本文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 |||||||||
学习目标 | 1、在初读课文中随文认识“澜、瑕、翡、峦、骆、驼、兀、绵”这八个生字。写“澜、瑕、骆、驼、障、兀、绵”这几个生字 ,教师范写“攀、峦、泰”这三个生字,要熟练地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的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联系上下文体会“无瑕、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意思,边读边想像“波澜壮阔、峰峦雄伟、奇峰罗列”的意思,查字典理解“水光潋滟”等词语的意思,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养成自主积累好词的习惯。培养理解能力。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像画面,初步感受文章中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 4、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漓江的特点。在阅读中进行句式训练,仿写“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在读文中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6、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先背诵前两段中的重点句子,再通过想像画面,背诵第1、2自然段。培养学生主动积累佳作的学习习惯。 | |||||||||
教学重点 | 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漓江的特点。 | |||||||||
教学难点 | 仿写“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 |||||||||
德育渗透 | 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的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 |||||||||
课前准备 | 桂林山水的图片 | |||||||||
教学流程 | 学 习 活 动 | 设计意图 | 二次复备 | |||||||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同桌互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结合词语和句子理解。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四、学习方法的总结
|
1、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搜集有关描写桂林风光的文章和图片资料,现在,把你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分享吧。 2、学生交流资料,教师简介桂林山水:
无瑕、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波澜壮阔、峰峦雄伟、 奇峰罗列、水光潋滟、攀登、泰山、骆驼、屏障、连绵不断 4、联系上下文体会“无瑕、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意思,边读边想像“波澜壮阔、峰峦雄伟、奇峰罗列”的意思,查字典理解“水光潋滟”等词语的意思。 5、指导书写:攀、峦、泰
教师把握:“甲”是指“第一”,“甲天下”是天下第一的 意思。
教师把握阅读方法的指导。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指导朗读:“真”字可读重些,表 达作者惊喜赞叹的语气。
5、练习仿写。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默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像画面,试着背诵。 (2)仿写 哈尔滨的雪真( )啊,( )得( );哈尔滨的雪真( )啊,( )得( ); 哈尔滨的雪真( )啊,( )得( );
6、抓重点句的背诵,练习背诵整段。
下节课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桂林的山。
|
通过看图片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边读这感悟的能力。
在同桌的交流中要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地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从而形成能力。
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
在学文中感受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
抓住重点句式先进句式训练,既加深了对重点段重点句子的理解,又进行了语言训练。
|
| |||||||
板书设计 | 桂林山水 水:静、清、绿 山: 甲天下 | |||||||||
教学反思 |
| |||||||||
虹桥第二小学校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设计者:付雅芳
单 元 | 一 | 课型 | 第二课时 | 课题 | 桂林山水 | 授课时间 | 月 日 | ||
学习目标 |
| ||||||||
教学重点 |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 ||||||||
教学难点 | 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 ||||||||
德育渗透 |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 ||||||||
课前准备 | 看一看桂林山水的图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 | ||||||||
教学流程 | 学 习 活 动 | 设计意图 | 二次复备 | ||||||
一、听写词语,夯实基础。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三、感悟写法。
四、作业
|
1、听写:波澜壮阔、无瑕、攀登、峰峦雄伟、泰山、骆驼、奇峰罗列、屏障、危峰兀立、连绵不断, 2、同桌互评互改,提高效率。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 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回忆学法。 2、启发自学方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写漓江水的这一段,大家回想一下是如 何学习的? (看图画、读课文、想象、体会)按上面的方法自学第三自 然段。 3.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展示峰峦雄伟的千山、山脉逶迤的燕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看画面时可以形象地体会“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翠屏”“重峦叠嶂”“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意思。 (2)把握景色特点:奇、秀、险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指导朗读:“真”字可读重些,表 达作者惊喜赞叹的语气。
5、练习仿写。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