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来源:华拓科技网


课    题

                           1 少年

 

教学目标

 

1. 认识仞、茁、翱三个汉字,学会冈、源等八个生字。
2.
随课文理解:万仞、茁壮、翱翔、英秀等词语。
3.
读懂诗,知道诗中将少年比喻成什么?为了突出少年的那些特点。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作为少年的自豪感,从而产生奋发自强的信念,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意、激发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意、激发情感。

 

教具学具

 

 

环    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几个阶段,你们知道,你们现在正处于什么时期吗?(少年)
    少年时期是最值得我们羡慕的,想知道我们羡慕你们什么吗?用一首诗告诉你们吧。
    板书课题:少年
  二.检查预习情况:
   1. 认读生字、生词。
   2. 指名读诗句。
   3. 学生交流从诗中了解了些什么?
  三.整体感知课文:
   1. 汇报你读懂和不明白的地方。
   2. 释疑:
   3. 梳理诗的内容。
    作者说少年像什么?
    板书:太阳(高山的)源泉小树小鹰乳虎刀刃英秀
  四.读熟整首诗:
  五.学写生字:
   1. 再次认读生字:
   2. 范写,提示被包部分笔画多,要写紧凑。
   3. 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听写词语:山冈源泉小鹰飞翔
   2. 读诗:
  二.思考与讨论:
   1. 作者说少年像什么?太阳源泉小树小鹰乳虎刀刃英秀
   2.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是为了突出少年的什么特点?
   3. 讨论、梳理学生的发言:
  三.指导朗读、背诵。
   1. 将诗中的少年换成我们,大声读一读,看你有什么感受?
   2. 你为什么会有自豪感,你在读诗时想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3. 背诵。
  四.拓展:
   1. 你觉得少年还像什么?试着写几句。
   2. 交流你的小练笔:
  五.学写生字:乳撞磨刃

 

 

 

板书设计


             太阳
             源泉(高山)
             小树
         少年 小鹰
             乳虎
             英秀(人中)

作业设计

 

 

 

 

 

 

 

 

 

 

 

 

 

 

 

 

 

 

课    题

2.小松树

 

教学目标

 

1.会认四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

 

教学重点

 

懂得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

 

教学难点

 

懂得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

 

教具学具

 

 

环    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简笔画出一棵小松树,提问:你们知道松树的哪些特点吗?

二.了解自学情况:

1.小组生字红绿灯(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2.指名读课文。

3.默读,概括课文大意。

三.质疑问难。

四.指导学习书写生字。

1.观察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师生互动:

1.自由读,画出中心句。

2.“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是什么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3.小松树是怎么明白这个道理的?读课文,思考。

三.生自学课文,看看小松树的成长共分为几个阶段,每次成长的动力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四.全班交流。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2.小松树

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3 小溪流的歌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认真预习课文。
2
、学会本课八个生字,会认12个生字。
3
、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具学具

 

 

 

                  第一课时

 一、揭题
    读题。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二、按要求预习课文
  三、检查自学
   1、生字词
    (重点:耍、愁、桩、挠卵石拐弯)
   2、质疑问难
  四、自读课文,初知大意
   1、这篇课文主要讲谁,讲他做了些什么?
   2、用横线划出写小溪流如何奔流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填空。
     小溪流在( )地奔流。
     小溪流一边( )一边( )。
     小溪流在( )奔流( )。
     小溪流就这样( )地奔流、奔流。
     (体会小溪流永不停步的精神)
   3、讨论课后题1。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作业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不断”、“欢快”造句。
  2、了解第2自然段先总后分的写法。熟读这一段中的几个拟人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齐读课文(对话分角色朗读)。
   2、填空:
    (  )的小溪(  )的卵石
    (  )的嗓子(  )的样子
    (  )的山谷(  )的海洋
   3、交代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小溪流的心情怎样?给你的感觉如何?
   2、朗读指导:朗读的声音应该怎样?速度怎样?
   3、练读、评议。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导读小溪流怎样玩耍的句子。
     读着读着,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调皮活泼)你觉得现在的小溪流就像什么?你喜欢哪些词句?
   2、填空:
     他( )岸边的卵石,( )地上的小草,让漂浮着的小树叶打( ),一会儿( )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
     所填的词语应该怎样读?
   3、这一段是什么结构?(先总后分)
   4、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读:小溪流是怎样冲过巨石的?读出它的勇敢劲儿。
   2、难句理解:他用清亮的嗓子歌唱,山谷里不断回响着的回声也是清脆的,叫人听了就会忘记疲劳与忧愁。(小组讨论)
   3、朗读指导。
  五、学习第二大段。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各角色当时的心情。
   2、指导朗读:第一句两个分句中的第二个“到前面去”语调要变高。后一句中的“为什么呀?”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我不能停留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3、明确枯树桩已失去了生命的力量,生活没有意义。而小溪流为什么停不下来呢?(为人民做好事)
     讲讲小溪流可为人民做哪些有益的事?
  六、学习第三段
    明确小溪流汇合成了大河,它就更有力量,可以为人们做更多的事了。
    小结:小溪流这种自强不息,永不停留的精神真使人感动。
  七、总结
    学了课文,你认为应该向小溪流学些什么?  

 

板书设计

10、小溪流的歌

        1. 快活、玩耍、冲了过去
        2. 我不能停留——推动水磨 勇往直前、自强不息
        3. 汇成大河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古诗诵读1:游园不值

 

 

教学目标

 

(一)学习古诗《游园不值》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应怜”“小扣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三)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赞美春天的情感。

(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学具

 

 

环    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句的意思。

1)学生学习《江畔独步寻花》的标示方法,轻声读古诗,用铅笔划出符号标示。教师将《游园不值》一诗抄在黑板上。

2)请23名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师生一起进行评议。教师将正确的标示画在黑板上。

3)对照黑板上的标示,学生朗读古诗,同桌间相互评议。

4)请23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生评议。

5)有感情地齐读古诗,体会诗句意思。

2.逐句讨论学习,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游园不值》也是一首描写春天景物的诗,但描写的角度和内容与《江畔独步寻花》一诗不尽相同,我们来看看诗人叶绍翁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2)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学习,逐字逐句理解诗句意思。讨论后推荐五名学生上前讲解字、词、句的意思,其他学生边听边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作适当点拨。

a.解释题目游园不值

(园:指私人花园。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题目的意思是: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没有能进到园里去)

学生对字的解释一般会解释为游玩”“游览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确定的意思是到各处从容地行走;闲逛。

b.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意思。

这句诗学生解释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在帮助学生确定字、词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解释这句诗比较恰当。学生很容易按字面解释成大概爱惜木底鞋下的横梁印上青苔,这样的解释学生也会觉得不通,进而错解成大概爱惜木底鞋下的横梁,怕鞋染上印上青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指导学生联系下句诗来学习。小扣柴扉久不开较易理解,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能顺利地解释成轻轻地敲柴门,过了好久也没人开门。教师这时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敲门,好久没有人来开门,诗人想大概是园子的主人……根据第一句诗你来把诗人的猜测补充完整。学生讨论找出恰当的解释。根据诗句意思明确的对象是苍苔而不是屐齿,这样就容易理解这句诗的意思了。

通过以上的学习,使学生懂得解释古诗有时不能按字面意思简单地连词成句,而是要联系上下诗句的意思合理地进行解释。

 

12名学生将两句诗的解释说一说。

(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了也没有人来开。)

c.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意思。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春色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景色)

d.理解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思。(一枝红杏伸出了墙外)

这两句诗诗人用了两处对比的手法,你能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妙处吗?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