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练习5 | 备课日期 | 11月 22日 | |||||||
教学目标 | 1、学用字词句,了解我国有些城市的特点,知道城市的别名。 2、写好钢笔字,写时注意右撇和左边笔画的相互穿插。 3、熟记成语。 4、朗读、背诵孟子的名句。 5、收集几个小笑话,讲给同学们听。 6、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捺”。 | |||||||||
教学重难点 | 1、写字训练是教学的重点,使学生注意右撇和左边笔画的相互穿插。 2、难点:了解我国有些城市的特点,知道有关城市的别名。 | |||||||||
教学准备 | 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城市别名的资料,布置学生准备字典, 布置学生收集小笑话。 | |||||||||
教学时间 | 两课时 |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
教学目标 | 1、学用字词句,了解我国有些城市的特点,知道城市的别名。 2、写好钢笔字,写时注意右撇和左边笔画的相互穿插。 | |||||||||
教学重难点 |
2、写好钢笔字。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 (一)第一小题 1、请同学们自由读题目要求。 2、谁来读题目要求?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4、出示词语,让学生读读词语。 5、引导学生进行连线,把城市和他的别名连起来。 (二)第二小题 1、指导学生说说城市的一些特点,并说说为什么给他这个别称。 2、引导学生在连线的基础上完成填空,有困难的可以查有关资料。 3、谁来说说? (三)第三小题 1、引导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别称? 2、引导学生把刚才说到的写下来。
1、审题,指名读题。 2、指导: (1)从字形上看,这四个字有什么特点? (2)它们书写的笔顺规则是什么? 3、出示写在田字格里的字,请大家看右边的撇和左边的笔画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 4、练习: (1)说说这四个字的笔顺。 (2)在田字格里照样子描红、临写。 5、检查学生的描红、临写情况,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
1、学生自由读题目。
2、读题,明确要求。 3、学生认读词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4、指名认读词语。
5、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进行连线。
1、学生说说城市的一些特点,并说说为什么给他这个别称。 2、学生在刚才连线的基础上自己试着练习填空。
3、指名交流。
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说其他城市的别称。 2、学生把刚才说到的写下来。
1、读题,明确要求。
2、观察字形,了解字的结构特点,弄清左右结构字的笔顺规则是:从左到右。
3、观察田字格,知道:右边的撇和左边的笔画在书写时要注意相互穿插。 4、说说字的笔顺,再练习描红、临写。
5、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 通过学生查资料或向老师请教来了解有些城市的鲜明特点,并知道他的别称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句子完整,培养学生写完整句的习惯。
引导学找出要写字的特征—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右边的撇和左边的笔画在书写时要注意相互穿插。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准范字进行描红、临写,努力做到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 | |||||||
作业设计: 完成习字册。
| ||||||||||
第二课时 | ||||||||||
教学目标 | 1、读背背成语和古代名言。 2、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捺” 3、收集几个小笑话,思想健康向上。把笑话讲给大家听,说时尽量做到别人笑而自己不笑。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口头说笑话的能力,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 | |||||||||
教学重难点 |
2、把自己搜集的笑话讲给大家听。培养学生口头说笑话的能力,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熟记成语
二、学习名言
二、学写毛笔字
三、口语交际
三、指导、练习。
|
2、指名读《东方之珠》。导入:这篇课文描写了的繁华、热闹和美丽。今天我们要学的成语也是描述城市繁华的。 3、出示成语: 大街小巷 人头攒动 风驰电掣 车水马龙 华灯初上 流光溢彩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4、自己读这些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边读边想想这些成语的大体意思。 5、谁来读给大家听。齐读。
6、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意思。 7、把你知道的成语意思说给大家听。 8、自由读一读,背一背。
1、出示题目要求 2、出示句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句一: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 句二:尊敬我家的老人,也应由自己的心意来推想别人的心意,为别人着想,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也应有自己的心意来推想别人的心意,为别人着想,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5、指导朗读和背诵。
2、教师书写斜捺和平捺,指导运笔方法。 (1)斜捺,从竖中线稍左起笔,向右底角线捺出,笔锋有略向左上提起之意。
1、谈话: 同学们都很喜欢听笑话。笑话以它有趣的情节和语言深深地吸引我们每一位同学。课前,同学们都准备了几个笑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就来说说笑话,看看哪位同学说得最有趣。 2、小组练习要求: (1)每个同学都要参加,先在小组里讲,看谁讲得最好。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班里讲,评选讲得最好的同学。 (3)讲笑话时自己不能笑,逗人笑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懂,否则不会起到逗笑的效果。说笑话时如果能配以动作姿势,效果会更好。
1、提出讲演的要求: (1)讲的时候自己不笑; (2)要认真听别人讲,听后说说你的想法。 2、请一同学做主持人指名讲自己准备的小笑话。 3、说说自己听后的想法。 4、评选出“笑话明星”。
|
3、在老师的带领下读成语。
4、练习自由朗读成语,读正确,并想想成语的大概意思。 5、个别读成语,纠正错误读音。齐读。 6、同桌讨论意思。
7、交流说说成语的意思。
8、熟读、背诵成语。
1、学生说说该项练习要求是什么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个别试读,跟老师读,注意停顿。 4、学生先自己说说自己的理解,不懂的听懂,然后再练习朗读:小组读、个别读、
5、齐读、背诵。
(1)学生练习写斜捺。
(2)学生练写平捺
1、学生认真听。
(1)每个小朋友在小组中练习讲。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班里讲。 (3)说笑话时要配以动作姿势,效果会更好。
1、听清老师讲,明确讲演的要求。
2、个别讲笑话。
3、评议。 4、把讲得好的同学评为“笑话明星”。
|
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致的说说成语的意思,之后,再让学生反复诵读,熟记于心。使学生积累、丰富词汇。
通过对孟子说的两句话的诵读和背诵,进行尊老爱幼的思想教育和语言积累的训练。
使学生明确本次书写内容并初步认识斜捺和平捺,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掌握斜捺和平捺正确的运笔方法。
认真听好讲笑话的要求,在小组中练习。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