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2.第一朵杏花 | 备课日期 | 3.1 | ||||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 ||||||
教学重难点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教学准备 | 挂图 | ||||||
备课日期 | 2课时 |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
教学目标 |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 ||||||
教学重难点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教学
初读指导
三、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四、抄写生字词语。
五、作业:
| 同学们,新年刚过,春天不知不觉来到了我们身边,那烂漫的春花都已悄然怒放了。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杏花……给美丽的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可是你留心观察过吗?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间开放的呢?(板书课题) 1、投影出示自学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语,和同桌交流:你是如何记住它们的,知道他们的意思吗? 2、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提示: (1)要读准人物对话的语气。(2)对文中的重点句子,可以边读边画出来,加深理解感悟。 2、听学生朗读,尤其是文中的分角色朗读,并加以指导。 1、投影出示这几个生字。
2、教师巡视指导。 1、练习抄写生字和课后第三题的词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听教师的问题,可以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或质疑。如:无论它在哪一天开放,有什么特别重要的原因吗?
按照投影出示的阅读要求,自由读文,完成自学提示。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要读破句子。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生自由上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记住生字或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同桌互读,并及时互换角色,在读中加深体会。 在教师指导下再次读文
说一说书写这几个生字应该注意的地方。如“皱”字的最后一划要写成一捺,不要写成一点;“郑”字左边要比右边高等。 学生先描红,再抄写。 | 创设情境,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主动地带入文本中去。 | ||||
作业设计: 一、判断比喻句,对的打“√”,错的打“×”。 1.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 ) 2.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 二、认真读下面对话,体会语言环境,给对话双方加提示语。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啊?” 小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 )地说:“刚才。” 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 )地说:“是。” | |||||||
板书 设计 | 第一朵杏花 观察杏花——开放时间——精确记录 | ||||||
教学反思 |
| ||||||
第二课时 | |||||||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教学重 难 点 |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 ||||||
教学准备 | 投影、录音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
(二)第一次(学习第1——5 自然段)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四.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
五.总结迁移 |
4. 指名练读。
(1)读第一遍:
(2)读第二遍: 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4)读第四遍:
学习(7——14)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板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
这篇课文写了竺可桢的故事。 (两次) (一年前,一年后)
自读1——5小节。
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朗读第六小节。
齐读。
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 )地说:“刚才。”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 )地说:“是。” 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读一读: 思考并回答。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非常准确)结合前文来说说。 指名读。
同桌讨论并回答。
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名说说。 |
通过这个训练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知识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习题、和教材中例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良好的训练的目的。
| ||||
作业设计:
| |||||||
板书 设计 | 第一朵杏花 | ||||||
教学反思 |
| ||||||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