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年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21-32课教案

2013年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21-32课教案

来源:华拓科技网


四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21、《一块特别的石头》     课型:新授课(精读课)    执笔:杨海菊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掌握的字。

2、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俯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有关词语句子的意思,学习李四光的崇高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预习检测

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

(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

其他不理解的有:                                                       

二、自合探究

1、自主学习: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给下列的字注音并组词。

 

哄(   )爹(    )砸(    )缠(    )甚(    )迹(    )垛(    )遗(   

2 组词。

 

哄﹝    ﹞    垛﹝    ﹞     遗﹝    ﹞    甚﹝     ﹞    迹﹝     ﹞  

烘﹝    ﹞    跺﹝    ﹞     遣﹝    ﹞    椹﹝     ﹞    亦﹝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十分肯定地说。(             )(2)知道的非常多。(         )

六、拓展延伸。

查阅有关李四光的资料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一、预习检测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自学课后会写字、会认字并会组词。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3、检查预习情况。

二、自合探究

1、自主学习: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这块特别的石头“特别”在哪里?

(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的,又是如何解答自己的疑问的?

(3)、李四光从这块特别的石头中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李四光取得这个成就靠的是什么?

 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在交流中品读感悟,升华感情。

2、再读一读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填空.李四光从这块石头中取得的研究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取得的这个成果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延伸  

 搜集其它有关科学家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奉献精神。

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22、《地图上的发现》     课型:新授课(精读课)    执笔:杨海菊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掌握的字。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魏格纳发现漂移的过程。

2、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预习检测

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

(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

其他不理解的有:                                                       

二、自合探究

1、自主学习: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给下列的字注音并组词。

 

魏(   )廓(    )痕(    )适(    )携(    )悬(    )锯(    )崖(   

2 组词。

吻﹝    ﹞    锯﹝    ﹞     廓﹝    ﹞   悬﹝     ﹞    煤﹝     ﹞  

勿﹝    ﹞    据﹝    ﹞     廊﹝    ﹞   旋﹝     ﹞    媒﹝     ﹞  

3、多音字注音组词。

差                     参                     漂

六、拓展延伸。

查阅有关魏格纳漂移说的其它资料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一、预习检测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自学课后会写字、会认字并会组词。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3、检查预习情况。

二、自合探究

1、自主学习: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魏格纳是怎样提出“漂移说”的?

(2)、科学家是怎样证明这一假设的?

(3)、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

 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在交流中品读感悟,升华感情。

2、再读一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填空.魏格纳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这个重大发现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逐渐”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延伸  

 搜集其它有关科学家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奉献精神。

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23、《新型玻璃》            课型:新授课(精读课)         执笔:张继红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听写生字、词,能正确组词。能说出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好句。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3、初步掌握各种玻璃的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勤奋学习的自觉性,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观察现实生活中新型玻璃的广泛应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预习检测

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

(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

其他不理解的有:                                                       

二、自合探究

1、自主学习: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速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组词。

博(     )(     )窃(   )(     )嫌(    )(     )恙(    )(     )

2、组词。                                               

警﹝    ﹞ 犯﹝    ﹞ 搏﹝    ﹞ 罪﹝     ﹞ 殊﹝     ﹞ 楚﹝    )恙(     )   

誓﹝    ﹞ 范﹝    ﹞ 博﹝    ﹞ 罚﹝     ﹞ 珠﹝     ﹞ 禁﹝   ﹞ 羌(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             )(2)图谋,打算。(         )

六、拓展延伸。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一、预习检测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自学课后会写字、会认字并会组词。

  1. 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2. 检查预习情况。

二、自合探究

1、自主学习: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画出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玻璃?分别是什么?

(2)、找出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在交流中品读感悟,升华感情。

  1. 再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刻的部分,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或者背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玻璃的___________和在现代化建设中________________。启发我们要__________科学、__________科学、__________科学。

六、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课文,你还想发明什么新型玻璃,或新型房子、桥梁、道路、汽车等等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七、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24、《人类的“老师”》     课型:略读课        执笔:张继红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熟读课文,理解一些仿生学的知识。

3、激发学生树立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弄懂在文中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了哪些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初读课文,认字解词。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并完成预习检测题。  给下列生字注音。

蝙(     ) 蝠(       )祸(      )键(      )鲸(      )

(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

二、自合探究

1、自主学习:

1)速读课文,想一想:人类的老师是谁?谁愿意告诉大家?(自然界中的生物)

2)默读课文,思考: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什么时人类的好老师呢?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

讲一讲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是如何向生物学习的。

2、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质疑

  1. 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得到(       )   发明(        )  花费(       )   吸取(        )

剧烈(       )   优良(        )  提高(       )    仔细 (        )

2、 比一比,组词语。

蜜(     )仿(     ) 蓝(       )蜓(     ) 蝙(     ) 蝠(    )键(    )

密 (     ) 防 (     )  篮 (       ) 挺(     ) 编(    )幅(    )健(    )

3、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散                    模                    薄

 

4、把文中列举的例子写下来。

人类模仿        发明了            。人类模仿            发明了             

人类模仿         发明了             。人类模仿            发明了             

六、拓展延伸: 收集人类模仿自然生物创造发明的例子写下来。

人类模仿          发明了             。人类模仿            发明了             

人类模仿           发明了             。人类模仿            发明了             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语文百花园六》           课型:练习课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