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华拓科技网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三、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四、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各族儿童在友爱与团结。

五、课时安排:

《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            《金色的草地》(2课时)

《爬天都峰》(2课时)                     《槐乡的孩子》(1课时)  

《语文园地一》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1课时     基础训练1课时                                       

                                         

                           1.我们的民族小学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5个生字。会写坪、坝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

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五、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二.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三.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四、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www.xkb1.com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àng

 五、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d.配乐朗读这一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四、作业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八、小结

民族小学的学生们快乐、幸福。大家在学习的同时,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努力上进。

九、板书设计:                    穿戴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学校       好朋友

                                              语言

 

 

                                                    2、金色的草地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 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二、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 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三、教学难点:

 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五、教学准备

 课件、蒲公英的实物、图片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 出示图片: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 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 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 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 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 学习生字、新词。

  1 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 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 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 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

  第二段(第3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板书设计:

                   蒲公英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  金色的草地   绿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 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板书: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 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 指名读,评读。

  (3 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 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 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 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 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有什么新发现?

  (2 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3 这个发现令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 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 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八、总结课文、 升华情感。

1 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2、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九、 板书设计: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色     金色     绿色

              合      张      合

                  蒲公英会合拢

 

                                                

                           3、爬天都峰

一、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6个生字。会写爬、峰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四、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五、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天都峰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