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3.5规定,如果一个职工的多个伤残等级在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的情况下,或者一个以上器官同时受到损伤时,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那么以重者为准;如果两项以上等级相同,那么最多只能晋升一级。根据这个评残原则,假如某某劳动者有五部位受伤,应首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评残,若他左手功能障碍7级,双耳听力7级伤残,全身多处爆炸创口愈合瘢痕8级伤残,
法律分析
根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3.5规定,如果一个职工的多个伤残等级在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的情况下,或者一个以上器官同时受到损伤时,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那么以重者为准;如果两项以上等级相同,那么最多只能晋升一级。根据这个评残原则,假如某某劳动者有五部位受伤,应首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评残,若他左手功能障碍7级,双耳听力7级伤残,全身多处爆炸创口愈合瘢痕8级伤残,胃前壁异物和其他瘢痕内异物九级伤残,右手食指、小指活动功能丧失10级伤残。根据晋级原则,该劳动者有两个7级,可晋升为6级。
残疾赔偿金,根据综合顶级后的级别计算。
二、工伤伤残等级的赔偿标准
(一)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
(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
(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
(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
2.按月享受伤残津贴(按月支付)
(1)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
(2)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
(3)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
(4)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
(注: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二)五级、六级伤残待遇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五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
(2)六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6个月
2.伤残津贴
(1)五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
(2)六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
(注: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照月发给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三)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个月
(2)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个月
(3)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个月
(4)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个月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如《河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33条。
三、申请工伤赔偿的程序
1、工伤报告程序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了工伤保险的才有这个程序。
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2、工伤认定程序
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属工伤的程序,这是一般工伤必走第一步。但用人单位书面认可为工伤的,又没有投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可以不走这一程序。
注意工伤认定的两个时间:单位没有提起工伤认定的,工伤者一定要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社保经办机构调查认定后,书面通知单位及伤者。
3、工伤鉴定程序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即走完工伤认定程序后),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窄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
4、协商赔偿程序
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了。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特指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保),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5、劳动仲裁程序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6、审理程序
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提起上诉。
7、执行程序
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则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执行。
8、申诉程序
对生效判决不服的,则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但这一般很难。
拓展延伸
工伤认定及劳动仲裁程序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工伤认定及劳动仲裁程序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及时性原则:工伤发生后,单位或个人应尽快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以便于及时进行认定和治疗。
2. 完整性原则:工伤认定申请应包括工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受伤人员的基本情况、事故原因、医疗费用等必要信息,以便于全面了解事故情况。
3. 客观性原则:工伤认定的过程应客观、公正,不受主观因素的干扰,以确保认定结果的准确性。
4. 公开性原则:工伤认定结果应公开,单位或个人有权查询和了解认定结果,以便于维护自身权益。
5. 时效性原则:劳动仲裁应在法定期限内进行,超过时限的仲裁申请将不予受理。
6. 专业性原则:工伤认定及劳动仲裁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以确保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总之,工伤认定及劳动仲裁程序的顺利进行,需要各相关主体积极配合,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语
根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3.5规定,如果一个职工的多个伤残等级在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的情况下,或者一个以上器官同时受到损伤时,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那么以重者为准;如果两项以上等级相同,那么最多只能晋升一级。根据这个评残原则,假如某某劳动者有五部位受伤,应首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评残,若他左手功能障碍7级,双耳听力7级伤残,全身多处爆炸创口愈合瘢痕8级伤残,胃前壁异物和其他瘢痕内异物九级伤残,右手食指、小指活动功能丧失10级伤残。根据晋级原则,该劳动者有两个7级,可晋升为6级。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河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工伤职工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以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的伤残等级和相应的待遇标准可参考上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四十二条 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四十五条 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办法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职业病伤残等级的鉴定办法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二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