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朱彝尊生平

朱彝尊生平

来源:华拓科技网


朱彝尊生平:朱彝尊,字锡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明朝大学士朱国祚曾孙。天赋异常,读书过目不忘。家里贫穷,四方游学,向南越过岭南,向北到达云朔地区(山西北部靠近内蒙地区,辽有代北云朔诏讨司,后改云内州,辖境约相当于今内蒙固阳县、土右旗、土左旗一带,治所在柔服,今土左旗西北,领柔服、宁仁两县),向东到达大海,登到和陆地相连的之罘岛(在今山东烟台),游历浙江瓯江流域地区。碰到祠堂荒冢、破炉残碣上面的文字,都细细搜索考证,与历史记载参照对比,寻找其中的差异。字号:字锡鬯,号竹垞、驱芳、金风亭长。所处时代:清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浙江秀水。出生时间:1629年10月7日。去世时间:1709年11月14日。主要作品:《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八》《马草行》《桂殿秋》《鸳鸯湖棹歌 之十二》《鸳鸯湖棹歌 之八》等。主要成就:开创浙西词派;与纳兰容若、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关于朱彝尊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朱彝尊的诗词 点此查看朱彝尊的详细内容

《卖花声·雨花台》《鸳鸯湖棹歌 之二》《晓入郡城》《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七》《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八》《马草行》《鸳鸯湖棹歌 之四》《出居庸关》《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二》《鸳鸯湖棹歌 之七》《桂殿秋·思往事》《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八》《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六》《鸳鸯湖棹歌 之五》《鸳鸯湖棹歌 之一》《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五》《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一》《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七》《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三》

二、藏书故事

精于金石文史,游大江南北,北出云朔,东泛沧海,经瓯越,所至丛祠荒冢,破炉残碑之文,无不搜剔考证,与史传参校异同。家富藏书,通籍之后,所藏益富,曾收李延昰藏书50柜,2 500卷,达到藏书3 000余卷,后又收项氏“万卷楼”残帙,又到曹溶、徐乾学家,借其藏书传抄,其藏书所好愈笃。又借抄于宛平孙氏、无锡秦氏、昆山徐氏、晋江黄氏、钱唐龚氏等诸家旧藏,合计先后所得自称“拥书8万卷”。藏书处名“曝书亭”、“古藤书屋”,“潜采堂”,聚藏30椟,曾因偷抄史馆藏书而被贬官,遂刻有一藏书铭文称:“夺我七品官,写我万卷书。” 藏书印有“购此书,颇不易,愿子孙,勿轻弃”、“梅会里朱氏”、“潜采堂藏书”、“七品官耳”、“我生之年岁在屠维大荒落月在橘庄十四日癸酋时”、“秀水朱彝尊锡鬯氏”、“南书房镝史记”、“南书房旧讲官”、“小长芦钓鱼师”、“得之有道传之无愧”、“别业在小长芦之南毂山之东东西峡石大小横山之北”等。 子朱昆田(1652~1699),继承“曝书亭”藏书。长达数十年未减。 先著有《经义存亡考》,经不断修订,成《经义考》300卷,是第一部统考历代经学的专科目录。以书名为纲,参历代目录所著说经之书,先注卷数、著者、注疏者,其下各注存、佚、阙、未见等附注,自古以来诸家书目所未及。网罗宏富,为两千年来经书总汇,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文化史、学术史的必备工具书,毛奇龄称编纂该书“非博极群书,不能有此”。康熙帝南巡时,还亲自为他写了“研经博物”的题词。此目分别在康熙四十年(1701)和乾隆二十年(1755)刊行。乾隆末年,翁方纲撰《经义考补正》12卷。

三、纪念场所

朱彝尊墓在嘉兴塘汇乡百花庄村,今已不存。其故居曝书亭在今王店镇广平路南端,占地6500平方米,系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介绍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科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曾出典江南省试。后因疾未及毕其事而罢归。其学识渊博,通经史,能诗词古文。词推崇姜夔。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诗与王士祯齐名,时称“南朱北王”。著述甚丰,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编有《词综》、《明诗综》等。其医著有《食宪鸿秘》三卷,系食物本草之类,现有刊本行世。 先世江苏吴江人,明景泰四年迁于浙江嘉兴府秀水县,遂为秀水人。清顺治六年,彝尊挈家移居嘉兴梅会里(今浙江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其故宅今为王店曝书亭公园。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朱彝尊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