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危急人体健康的一大难题,血管瘤就是其中的一种,它的治疗也颇具一定难度。那么,肝上有血管瘤是什么?肝血管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肝上有血管瘤是什么:
肝血管瘤同其它部位的血管瘤临床表现一样,只是生长的部位险要,肝血管瘤初发时也分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但到后期破坏肝脏组织达到百分之二十的体积,就能统称海绵状血管瘤。其原因有:肝脏毛细血管多在大面积的毛细血管扩胀充血、破裂,反复蚕食肝组织。
静动脉血管畸形,形成瘤体,瘤体内有瘤腔,腔内有积血,因血液循环不充分,积血越积越多,肿瘤越胀越大,更严重的是压迫周边的大面积毛细血管扩张、破裂,使肝内形成积血或积血湖而变形成血袋威胁生命。由于肝组织的大量破坏,使肝功能根据破坏的程度而决定肝脏功能的下降程度,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病发症。如:长期大便不成形、腹胀、头昏、心脏功能下降、失眼等诸多症状。
肝血管瘤在发生的时候一般是没有症状的,大多都是由于体格检查或是在做B超i到时候 发现,肝血管瘤一般呈多发性,成人以后一般不再继续的生长,肝血管瘤对于健康没有妨碍,并不会癌变,所以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巨大的肝血管瘤是会影响到血液循环的,直径大于5cm的就是巨大肝血管瘤,这种类型的血管瘤有潜在破裂出血的危险,必须进行治疗。
肝血管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肝血管瘤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当血管瘤增至5cm以上时,可出现下列症状:
1.腹部包块:腹部包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块部位听诊时,偶可听到传导性血管杂音。
2.胃肠道症状:右上腹隐痛和/或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等消化不良症状。
3.压迫症状: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压迫食管下端,可出现吞咽困难;压迫肝外胆道,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和胆囊积液;压迫门静脉系统,可出现脾大和腹水;压迫肺脏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肺不张;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消化道症状。
4.肝血管瘤破裂出血: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多为生长于肋弓以下较大的肝血管瘤因外力导致破裂出血。
5.Kasabach-Merritt综合征:血小板减少、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起的凝血异常。其发病机制为巨大血管瘤内血液滞留,大量消耗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Ⅱ、V、Ⅵ和纤维蛋白原,引起凝血机制异常,可进一步发展成DIC。
6.其他:游离在肝外生长的带蒂血管瘤扭转时,可发生坏死,出现腹部剧痛、发热和虚脱。个别病人因血管瘤巨大伴有动静脉瘘形成,回心血量增多,导致心力衰竭。
以上就是给各位读者朋友们介绍的血管瘤的相关内容,希望会对您的病症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能找到良好的治疗手段,祝您早日获得健康。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