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语的繁体是:樂語。
乐语的拼音是:lè yǔ。注音是:ㄌㄜˋㄩˇ。结构是:乐(独体结构)语(左右结构)。
乐语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乐语详细内容】
谓乐歌的理论。文体名。乐语[lèyǔ]⒈谓乐歌的理论。文体名。
二、引证解释
⒈谓乐歌的理论。引《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注:“兴者,以善物喻善事;道读曰‘导’,导者,言古以剴今也;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发端曰言;答述曰语。”章炳麟《辨诗》:“古者,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盖有韵之文多矣。”⒉文体名。宋宫廷演剧,命词臣作乐语,使伶人歌唱。先为对偶韵文,后附以诗,也有不附诗的。后遂成为文体,各作家常有所作。引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七:“优词乐语,前辈以为文章餘事,然鲜能得体。”明陈继儒《读书镜》卷一:“纯仁属撰乐语,浩辞。纯仁曰:‘翰林学士亦为之。’浩曰:‘翰林学士则可,祭酒司业则不可。’”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乐器》:“五言乐语,歌咏五德之言也。乐语,所歌之文词。”
三、汉语大词典
(1).谓乐歌的理论。《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注:“兴者,以善物喻善事;道读曰‘导’,导者,言古以剀今也;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发端曰言;答述曰语。”章炳麟《辨诗》:“古者,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盖有韵之文多矣。”(2).文体名。宋宫廷演剧,命词臣作乐语,使伶人歌唱。先为对偶韵文,后附以诗,也有不附诗的。后遂成为文体,各作家常有所作。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七:“优词乐语,前辈以为文章馀事,然鲜能得体。”明陈继儒《读书镜》卷一:“纯仁属撰乐语,浩辞。纯仁曰:‘翰林学士亦为之。’浩曰:‘翰林学士则可,祭酒司业则不可。’”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乐器》:“五言乐语,歌咏五德之言也。乐语,所歌之文词。”
四、其他释义
1.谓乐歌的理论。2.文体名。宋宫廷演剧,命词臣作乐语,使伶人歌唱。先为对偶韵文,后附以诗,也有不附诗的。后遂成为文体,各作家常有所作。
五、关于乐语的造句
1、七月在即献给党,一心高昂向太阳。党养育我献恩重,的确要把党来唱。生活幸福归功党,日子过的喜洋洋。快乐把党节日过,乐语纷纷祝福祥!
2、作曲家从旋律、调性以及钢琴伴奏等方面阐述了他是怎样运用音乐语言来突出歌曲的戏剧性,同时又保留了歌曲的音乐性。
3、柔丽清新的旋律,温情脉脉的音乐语言,引路遐想的意境,犹如淳淳的清泉,融入大地,融入秋天,熔炉每个人的心灵,随着秋雨的来临,一副满涂着喜悦丰收的色彩斑斓的秋日风情画顿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4、此外,主导动机贯穿的手法则是巴托克在运用现代的音乐语言的基础上对贝多芬晚期的“贯穿曲式”的继承与发扬。
5、兴的概念来自西周的乐语,其本义是连类譬喻。
6、她经常看见高谈阔论的乐语、开怀畅饮的乐语和醉酒的乐语,但她从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乐语,一个人静静看着天空,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失的乐语。
六、关于乐语的诗词
<<《傅倅请杜守乐语》>> <<《建宁府宴徐意一知院乐语》>> <<《台州宴包知府乐语》>> <<《宴建宁知府赵尚书乐语》>> <<《众官饯提舶乐语口号》>> <<《会肇庆新守乐语口号》>>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