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胃病方法:1. 中药内服:在中医辨证思想的指导下,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不同的胃病,如脾胃虚弱采用健脾益气的药物,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等;2. 针灸:通过针刺相关脏腑的穴位,达到调理脾胃的作用。灸法更注重温热效应的温胃、祛寒、止痛作用;3. 按摩:通过按揉中脘、内关等穴位,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帮助调理脏腑气机,达到治疗胃病的作用;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老中医谈养生 胃病要和肝脾一起治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要想治好困扰我们的‘老’,就要在上多下工夫。”一提起之道,年过六旬、身体强健的李佃贵教授就讲到了自己的专长上。
在他看来,很多人的胃都是自己的不以为然造成的。比如,有人经常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的情况,却总以为就是没吃好,胃有点不舒服,自己吃点药或是忍忍就过去了。实际上,正是这些忽视,导致了的不断发展,严重了,甚至有癌变的可能。
从来讲,胃并不是单单因为胃不好造成的,因而,养胃还要兼顾脾、肝。李教授指出,除戒烟酒外,注意饮食是重点。
健脾胃。 认为,初春饮食应以辛温、清淡为主,因为辛温能够祛寒,清淡能够利湿,这样可使人体抗拒风寒、风湿之邪的侵袭。例如可经常用薏苡仁、山药、大枣、茯苓、芡实等煮粥,以起到健脾补气的作用。而油腻、生冷、酸涩、黏硬和大辛大热的食物,会助热生火,伤害脾胃,要忌食;、水果可避免“上火”,要多吃。
养脾肝。 春天肝旺,容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病,而酸味是肝之本味,故此时应减酸味,增甘味。唐代名医孙思邈就曾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建议可在多食用大枣、山药等。此外,春天肝气升发过度,会引起脾胃病。而肝的功能又与人的精神情志关系密切,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情绪,遇到不快及时宣泄,以免伤及肝脏。
【肝脾】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