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4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调理体质就是喝几剂中药吗?
公众重视养生,对“亚健康”问题日渐关注,想通过中医改善体质,但很多人犯了想“吃掉”坏体质的误区。
误区典范
小陈体检没发现什么疾病,但觉得自己成天头晕晕,懒于活动,于是想通过中药,调理调理体质。她到某知名药店请老中医号了脉,开服几剂中药,她以为喝了中药,不适就会不见,体质就能调理好。
医师分析:谈到调理体质,很多人犯了小陈的错误,认为调体质就是吃几剂中药的事,特别是工作忙碌,讲究效率的年轻人。专家提醒公众注意两点:调养体质非一朝一夕,调养体质不是靠吃药。
调养体质不是靠吃药
专家介绍道,以小陈举例,她属于典型的亚健康,中医称为“未病”,“治未病”——在没得病之前防病,说的就是处理这种状况。这种状况的人检查不出疾病,但身体却有各种不适,如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等各方面的失调,中医认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
国内常见的是体质九分类法,即把人的体质分为九种,一般的中医院都设立有体质检查中心,通过望闻问切等体质辨别手法,帮你辨明体质,然后根据体质状况,为你的生活把脉,综合调理体质“治未病”。
专家说,中医“治未病”,可以有药物参与,可以没有药物参与,“治未病”还包含多种调养身体的方法,比如运动疗法,坚持运动,改善身体循环,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的作用;还有情志疗法,即通过各种方式减轻压力、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志,通过心情影响身体;还包括重视作息规律,均衡营养等多方面,需综合调理,更吃药达不到理想效果。
即使要用中药调体质,也不仅是吃药那么简单,还包括药膳、中药膏方等手段。一些中医材亦食亦药,作为烹饪食材更容易坚持,比如,脾虚者在食材中加入党参、白术等,这些方式患者更容易接受和坚持。
调养体质非一朝一夕
此外,“治未病”是一种长期手段,不是吃个中药把“病”治好,而是注意多方面,长期坚持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它是一个综合的生活方式,由很多方面构成。但大多数人往往过度强调饮食、药膳的重要性,总想着坐着不动,吃出个健康,吃走疾病,却忽略了运动、阳光、睡眠、心情等等其他重要的因素。
你如果想调理体质,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各项都做好了吗?饮食不够均衡,就调整饮食;运动太少,就增加运动;睡眠不好或者睡得太晚,就改改作息时间,提高睡眠质量……这样做一定百利而无一害,有助于身体健康。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