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分包工程需要交保证金。分包工程需要缴纳的保证金为:投标保证金和工程质量保证金等。其中,投标保证金要低于投标总价的百分之二工程质量保证金一般是按照工程合同额的5%来上缴,也可由双方协商确定具体的缴纳比例。法律依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 第三十七条 招标人可以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除现金外,可以是银行出具的银行保函、保兑支票、银行汇票或现金支票。投标保证金一般不得超过投标总价的百分之二,但最高不得超过八十万元人民币。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超出投标有效期三十天。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方式和金额,将投标保证金随投标文件提交给招标人。 投标人不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该投标文件将被拒绝,作废标处理。
第3种观点: 律师解析: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律授权规定的,依照制定的行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央企分包工程需要交保证金,具体为工程质量保证金,一般按照工程合同额的5%来上缴。工程质量保证金应该是指工程竣工以后的保修金。这个比例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因为合同是双方协商一致的。一、建设工程合同双方违约责任该如何认定建设工程合同双方违约责任认定如下:1、如果不能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材料确定工程质量责任的相关问题,应委托具有相应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2、如果工程质量因承包人的原因不符合约定,发包人可以根据工程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相应降低工程价格;3、如果发包人提供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提供的设备、技术资料不符合合同约定,导致工程质量缺陷,发包人应承担工程质量责任;4、发包人擅自使用未竣工验收的工程,承包人仍应依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保修义务和责任。二、一般设备质保金是多少?保证金总预留比例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合同约定由承包人以银行保函替代预留保证金的,保函金额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并且需要双方协商决定。发包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保金预留、返还等内容,并与承包人在合同条款中对涉及保金的下列事项进行一系列的约定。三、工程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是怎样的工程履约保证金最新规定:发包人与承包人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从应付的工程款中预留,用以保证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内对建设工程出现的缺陷进行维修的资金。缺陷是指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以及承包合同的约定。法律依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三十七条招标人可以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除现金外,可以是银行出具的银行保函、保兑支票、银行汇票或现金支票。投标保证金一般不得超过投标总价的百分之二,但最高不得超过八十万元人民币。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超出投标有效期三十天。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方式和金额,将投标保证金随投标文件提交给招标人。投标人不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该投标文件将被拒绝,作废标处理。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分包工程需要交保证金。分包工程需要缴纳的保证金为:投标保证金和工程质量保证金等。其中,投标保证金要低于投标总价的百分之二;而工程质量保证金一般是按照工程合同额的5%来上缴,也可由双方协商确定具体的缴纳比例。法律依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三十七条 招标人可以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除现金外,可以是银行出具的银行保函、保兑支票、银行汇票或现金支票。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项目估算价的百分之二,但最高不得超过八十万元人民币。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与投标有效期一致。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方式和金额,将投标保证金随投标文件提交给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 标代理机构。依法必须进行施工招标的项目的境内投标单位,以现金或者支票形式提交的投标保证金应当从其基本账户转出。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履约保证金是指为合同的履行所提供的一种金钱保证。并在双方合同到期或者依法解除时才予以退还。它不是法定的债的担保方式,其性质和效力都缺乏法律依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