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种观点: 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的区别如下:1、无过错责任不具有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性,而在于对受害人提供补偿,过错推定仍然是以过错为归责原则,过错推定具有一般民事责任的教育、惩罚等性质;2、无过错责任的基本思想是对不幸损害的合理分配;而过错推定,因为法律加大了加害人的注意义务,因加害人未能尽到义务,所以要对受害人提供补偿;3、无过错责任并不考虑当事人的过错,一旦损害发生,就应承担责任;而过错推定责任并非不考虑当事人的过错,只是将证明自己无过错的举证责任倒置给加害人;4、无过错责任并不需要双方当事人对有无过错举证,而只要有因果关系的存在,而过错推定给法官在认定加害人举证反驳,提出免责事由单方面的认定有了一定的裁量权,有利于法律原则和实践相结合不断变化发生。无过错推定责任适用范围有哪些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监护人承担无过错责任;2、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致人损害的,用人单位承担无过错责任;3、提供个人劳务一方因劳务致人损害的,接受劳务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4、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的不真正连带责任,为无过错责任;5、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6、因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污染者承担无过错责任;7、高度危险责任中,从事高度危险作业者,高度危险物品的经营者、占有人承担无过错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无过错责任原则亦称客观责任原则、危险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它是民法归责原则中的一个特殊原则。主要含义是指行为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事实客观存在,以及行为人的活动和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险性质与所造成损害后果是因果关系,而特别加重其责任,让行为人对损害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2、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致人损害的。3、提供个人劳务一方因劳务致人损害。4、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5、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因环境污染致人损害。7、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