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能。股东是指向公司出资、持有公司股份,享有股东权利和承担股东义务的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纪律对股东的资格的主要有1、国家公务员不得设立公司;2、党政机关的干部和职工不得设立公司;3、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不得设立公司;4、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退(离)休干部不得设立公司;5、国有企业领导不得设立公司;6、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不得设立公司。其他人员缓刑期间是可以注册公司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是不能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一、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二、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三、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四、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第七十四条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规或者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二)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三)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四)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五)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公司违反前款规定选举、委派董事、监事或者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该选举、委派或者聘任无效。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出现本条 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公司应当解除其职务。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若公司被认定犯罪并判处缓刑,可能对公司上市产生影响,但具体情况需考虑公司表现和监管机构规定。法律依据:1.《公司法》第二十条:公司应当依法纳税、遵守商业道德、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履行社会责任等义务。2.《证券法》第八十二条:发行人或上市公司应当及时、全面、真实、准确地披露重要事项。3.《刑法》第五十三条:对刑法规定的犯罪,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刑法规定的犯罪,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4.《刑法》第五十五条:犯罪人有立功表现,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5.《缓刑法》第六条:减轻刑事责任的处理措施为缓刑,缓刑期间犯罪人应当遵守法律和判决、裁定的其他规定,并接受监督。6.《证券发行与交易规则》第三十三条:发行人或上市公司有未披露的重大信息或者虚假披露的重大信息,证券交易所应当暂停其证券的交易。7.《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第十四条:上市公司应当依法合规经营,遵守证券法规等相关规定,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