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代购产品出问题找谁赔偿网友咨询:找代购买的包收到后发现有破损的话应该是谁负责?律师回复:未打开包裹验货就签收,而后发现产品有破损问题,严格和不严格来说都不用区分是否买家责任,买家承担风险转嫁,即承担损失。淘宝退款申请没有这样的选项,因为淘宝规则对此有明确界定。按照淘宝签收规则、争议解决规则,买家签收完成后的运输损坏、数量缺少需要提交由快递公司开具的书面公章证明,以证明在签收前货物即已损坏或缺少。无此证明,损失由买家承担。网上代购遇质量问题咋办:提起通过网上代购所买的名牌服饰,南京市高新区某公司的陈小姐一脸得意,她从衣橱中拿出许多价格不菲的服装鞋子展示给大家并透露说,这些都是用5折左右的价钱从代购人那里买到的,并且都是真品。根据淘宝网统计,目前代购生意异军突起。但是,网络代购也给部分不法商家提供了造假的机会。前不久,在某外贸公司工作的周小姐在一家设在上海的购商场品牌专柜的网店内,看中一款歌力思牌的毛衣,该款毛衣在商场打85折,而网店内是66折,她毫不犹豫地下了单。衣服拿到手后,她特意拿到东方商城的专柜去比对,没想到面料却和商场里的大相径庭。她感觉上当,希望退货,但网店坚持是她的个人感觉不对,不予退货。代购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代购商有没有责任?江苏法德永衡律师事务所丁韶华主任介绍,在商品的代购过程中,代购商通过与消费者的合同关系获得了利益,因此不应置身事外,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当代购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消费者可以向商家要求退换,商家再向生产者申请退换,商家让消费者直接向生产方退换商品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有关人士提醒代购爱好者,网络代购的维权难度较大,商品若存在质量瑕疵甚至对消费者产生损害,一般不能直接从品牌销售商那里获得赔偿。同时,消费者与网络代购人或销售商一般见不到面,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一旦代购环节出现问题,依托虚拟网店的代购人可轻易脱逃,消费者却难直接与品牌商接触,无法维护自身权益。以上就是律聊网律师对于该问题答案的整理,如果还有疑问,欢迎来律聊网进行咨询。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通常代购负主要责任,建议通过协商解决,无法协商解决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第五百零三条 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经开始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接受相对人履行的,视为对合同的追认。 第五百零四条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外,该代表行为有效,订立的合同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 第五百零五条 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的效力,应当依照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编的有关规定确定,不得仅以超越经营范围确认合同无效。第五百零六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第五百零七条 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如消费者购买的代购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可以要求经营者退换货,如造成消费者损失的,还可以要求对方赔偿相应的损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 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二)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销售者依照前款规定负责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产品的其他销售者(以下简称供货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销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规定给予修理、更换、退货或者赔偿损失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生产者之间,销售者之间,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承揽合同有不同约定的,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代购遭遇假货,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提起诉讼。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出现质量问题的话,可以先去找商家进行协商,商家协商不成的,可以去找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再不行像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拨打12315电话投诉。最后可以找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提起诉讼。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