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于桩周的欠固结软黏土或新近填土,在自重作用下产生新的固结。
2、桩侧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冻土层或砂土,当这些土层浸水后,会发生湿陷或液化,导致桩侧土下沉。
3、由于抽取地下水或深基坑开挖降水等原因,导致地下水位全面降低,增加土的有效应力,引发大面积的地面沉降。
4、桩侧表面土层因大面积堆载引起沉降。
5、周边打桩后,挤土作用或灵敏度较高的饱水黏性土受到打桩等施工扰动影响,使原来房屋桩侧结构被破坏,随后这部分桩间土的固结引起土相对于桩体的下沉。
6、一些地区的吹填土,在打桩后出现固结现象,带来负摩阻力。
7、长期交通荷载引起的沉降。
8、桩穿过欠压密土层(如填土)进入硬持力层,土层产生自重固结下沉。
9、桩数很多的密集群桩打桩时,使桩周土中产生很大的超孔隙水压力,打桩停止后桩周土的再固结作用引起下沉。
10、在黄土、冻土中的桩,因黄土湿陷、冻土融化产生地面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