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的网络解释是:帛书帛书:中国古代写在绢帛上的文书帛书:词语帛书(词语)【词目】帛书【拼音】bóshū【释义】写在缣帛上的文字;用缣帛写的文字或书籍。1.写在缣帛上的文字。《墨子·尚贤下》:“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槃盂,传以遗后世子孙。”《史记·封禅书》:“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史记·孝武本纪》:“居岁余,其方益衰,神不至。乃为帛书以饭牛,详弗知也,言此牛腹中有奇。杀而视之,得书,书言甚怪,天子疑之。”鲁迅《三闲集·匪笔三篇》:“其实,古如陈涉帛书,米巫题字,近如义和团传单,同善社乩笔,也都是这一流。”2.用缣帛写的书信。《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唐郑锡《千里思》诗:“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闲。”3.用缣帛写的书籍。古无纸,写书用帛或竹。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有《老子》、《战国纵横家书》等。郭沫若《屈原》第一幕:“左手执帛书一卷,在橘林中略作逍遥。”。
帛书的网络解释是:帛书帛书:中国古代写在绢帛上的文书帛书:词语帛书(词语)【词目】帛书【拼音】bóshū【释义】写在缣帛上的文字;用缣帛写的文字或书籍。1.写在缣帛上的文字。《墨子·尚贤下》:“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槃盂,传以遗后世子孙。”《史记·封禅书》:“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史记·孝武本纪》:“居岁余,其方益衰,神不至。乃为帛书以饭牛,详弗知也,言此牛腹中有奇。杀而视之,得书,书言甚怪,天子疑之。”鲁迅《三闲集·匪笔三篇》:“其实,古如陈涉帛书,米巫题字,近如义和团传单,同善社乩笔,也都是这一流。”2.用缣帛写的书信。《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唐郑锡《千里思》诗:“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闲。”3.用缣帛写的书籍。古无纸,写书用帛或竹。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有《老子》、《战国纵横家书》等。郭沫若《屈原》第一幕:“左手执帛书一卷,在橘林中略作逍遥。”。 拼音是:bó shū。 结构是:帛(上下结构)书(独体结构)。 注音是:ㄅㄛˊㄕㄨ。
帛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帛书bóshū。(1)写在缣帛上的文字;用缣帛写的文字或书籍。
二、引证解释
⒈写在缣帛上的文字。引《墨子·尚贤下》:“书之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传以遗后世子孙。”《史记·封禅书》:“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鲁迅《三闲集·匪笔三篇》:“其实,古如陈涉帛书,米巫题字,近如义和团传单,同善社乩笔,也都是这一流。”⒉用缣帛写的书信。引《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唐郑锡《千里思》诗:“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闲。”⒊用缣帛写的书籍。古无纸,写书用帛或竹。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有《老子》、《战国纵横家书》等。引郭沫若《屈原》第一幕:“左手执帛书一卷,在橘林中略作逍遥。”
三、国语词典
写在绢帛上的书信。如:「帛书老子」。
关于帛书的诗词
关于帛书的诗句
关于帛书的成语
永垂竹帛 鱼书鴈帛 束发封帛 垂名竹帛 子女玉帛 着于竹帛 名垂竹帛 鱼帛狐声
关于帛书的词语
名垂竹帛 垂名竹帛 鱼帛狐声 鱼书鴈帛 鱼书雁帛 竹帛之功 永垂竹帛 名书竹帛 束帛加璧 书功竹帛
关于帛书的造句
1、阿齐格左顾右视了一圈,终耐不住性子道“帛书都送去大半个时辰了,真的会有人来吗?”。
2、终于还是厚下脸皮,将帛书铺在案桌上,举起了笔,找了一个空白处就要落笔。
3、帛书的字体除“篆隶体”外,还有古隶和汉隶两种。
4、“帛书”是写在缣帛上的文字,又不是碑刻,怎么会有拓本?于是把它扫给收旧报纸的人了。
5、简策同帛书、写本抄本刻版同活字印刷图书,相互共存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