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底的拼音是:xiáo dǐ。
崤底的注音是:ㄒ一ㄠˊㄉ一ˇ。结构是:崤(左右结构)底(半包围结构)。词语解释是:古地名。也称渑池。在崤山山谷之底。古代曾设崤底关。崤底[xiáodǐ]⒈古地名。也称渑池。在崤山山谷之底。古代曾设崤底关。网络解释是:崤底崤底村位于阳店镇正北方向约6公里处,南接阳店镇布张村,北临大王镇神窝村,东居大王镇闫家坪上,西接官庄原村。由崤底领上、崤底、龙沟北三个片区构成,共计18个居民小组,接近4000口常驻居民,是阳店镇最大的村庄之一。综合释义是:古地名。也称渑池。在崤山山谷之底。古代曾设崤底关。《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冯异与赤眉战於崤底,大破之。”李贤注:“崤,山名;底,阪也。一名嶔岑山。在今洛州永寧县西北。”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三·河南府》:“崤底,在县(永寧县)西北七十里,即崤谷之底也。亦曰崤陂,一名澠池。冯异大破赤眉於此。”。7、汉语大词典是:古地名。也称渑池。在崤山山谷之底。古代曾设崤底关。《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冯异与赤眉战于崤底,大破之。”李贤注:“崤,山名;底,阪也。一名嵚岑山。在今洛州永宁县西北。”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三·河南府》:“崤底,在县(永宁县)西北七十里,即崤谷之底也。亦曰崤陂,一名渑池。冯异大破赤眉于此。”。8、其他释义是:1.古地名。也称渑池。在崤山山谷之底。古代曾设崤底关。
崤底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崤底详细内容】
⒈古地名。也称渑池。在崤山山谷之底。古代曾设崤底关。引《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冯异与赤眉战於崤底,大破之。”李贤注:“崤,山名;底,阪也。一名嶔岑山。在今洛州永寧县西北。”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三·河南府》:“崤底,在县(永寧县)西北七十里,即崤谷之底也。亦曰崤陂,一名澠池。冯异大破赤眉於此。”
二、网络解释
崤底崤底村位于阳店镇正北方向约6公里处,南接阳店镇布张村,北临大王镇神窝村,东居大王镇闫家坪上,西接官庄原村。由崤底领上、崤底、龙沟北三个片区构成,共计18个居民小组,接近4000口常驻居民,是阳店镇最大的村庄之一。
三、汉语大词典
古地名。也称渑池。在崤山山谷之底。古代曾设崤底关。《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冯异与赤眉战于崤底,大破之。”李贤注:“崤,山名;底,阪也。一名嵚岑山。在今洛州永宁县西北。”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三·河南府》:“崤底,在县(永宁县)西北七十里,即崤谷之底也。亦曰崤陂,一名渑池。冯异大破赤眉于此。”
四、其他释义
1.古地名。也称渑池。在崤山山谷之底。古代曾设崤底关。
五、关于崤底的成语
六、关于崤底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