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调理方法 子宫脱垂怎么恢复正常

调理方法 子宫脱垂怎么恢复正常

来源:华拓科技网


子宫脱垂怎么恢复正常 调理方法

子宫脱垂患者不宜做剧烈运动

锻炼能使人精力充沛,富有活力,也可使身体更健康、更强壮。但不适当的运动,特别是超负荷的运动,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很可能会引发多种妇科疾病。有专家测试,一名正常的女性在负重20千克的物体时,宫颈位置没有明显改变,但负重物加至40千克时,宫颈明显地向下移位。也就说明女性在做超负荷运动的时候,由于腹压增加,会导致子宫位置暂时性降低,而短暂的腹压并不会导致女性子宫脱垂。但是,如果长期进行超负荷的运动,就会引发子宫脱垂,特别是举重、马拉松长跑等超负荷的运动。因此,健康专家提醒女性朋友运动要适度,量力而行,切忌超负荷运动或锻炼。

床上运动法调整子宫位置

患者仰卧,两手分别贴紧大腿两侧,缓慢坐起,坐起时不用肘部支撑,身体向前伸展,伸展到双手触到足趾尖,做上述动作时同时呼气,之后缓慢躺下,同时吸气。此套动作每天晨间反复做10~15分钟。仰卧起身动作完成后换成俯卧姿势,头向上仰,两膝稍分开,两小腿抬起,双手分别握住足踝处,保持10秒,之后恢复俯卧位。每天晚间睡前及早晨醒后反复做10~20分钟。

有利于轻度子宫脱垂的提肛运动法

提肛运动对轻度子宫脱垂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做提肛运动时选取自然体位,用力收紧盆腔底肌肉,如同忍受排便或忍受排尿的动作,然后缓慢放松,恢复到自然状态。如此一紧一松的动作,每次持续做10~15分钟,每日做两次即可。

中医按摩疗法治疗子宫脱垂

中医学认为子宫脱垂主要是素体虚弱、房劳多产,致肾气亏虚、胞络损伤、带脉失约、冲任不固、摄纳无力,以致脾虚气弱、中气下陷、阴挺下脱。中医按摩疗法具有补中益气、升提举陷的功效。做按摩疗法时,保持仰卧,两膝屈曲,用拇指和其余四指在小腹部做提拿下腹部肌肉动作数次,动作要缓慢轻柔。提拿动作后,再用手掌自耻骨联合向上推按数次,力量要柔和。每天早晨起床前或晚上睡觉前施术10分钟即可。

补肾固脱的艾灸疗法

艾灸具有益气举陷、补肾固脱的作用,对于女性子宫脱垂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艾炷放在带小孔的姜片上,在相应的穴位上做非化脓灸。治疗子宫脱垂可灸百会穴7~9壮、灸气海穴或关元穴3~7壮、灸归来穴5~7壮、灸足三里穴或三阴交穴3~9壮、灸肾俞穴3~7壮、灸中脘穴3~5壮;或采用艾灸条温和灸,灸百会穴15分钟、灸关元穴或气海穴10分钟、灸归来穴10分钟、灸足三里穴或三阴交穴10分钟、灸肾俞穴或脾俞穴5~10分钟。

补中益气的拔罐疗法

用拔罐疗法治疗子宫脱垂所选取的穴位为气海、关元、中极、归来、百会等穴。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采用单纯拔罐法或针刺拔罐法、闪罐法,拔罐后留罐20分钟,或闪罐15~20次。百会穴则选用艾灸方法,灸3~5壮。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拔罐治疗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忌食辛辣刺激之物,注意小腹部的保暖,有利于巩固疗效。

调整子宫脱垂的耳穴贴压按摩法

子宫脱垂常因分娩损伤、产后过早参加劳动或年老体弱所致。在耳穴子宫、脾、肾等穴处有压痛,少数患者可在子宫、脾穴处触及点状丘疹。治疗子宫脱垂可以用耳穴贴压法,需要选子宫、脾、肾、皮质下、肝、三焦、交感等耳穴区。采用压豆法、贴磁法均可。按摩手法采用全耳按摩法,重点按揉三角窝及上述耳穴区。

自我预防子宫脱垂

产后保养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子宫脱垂。因此,广大女性朋友要注意提前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卧床休息最好垫高臀部或脚部,平躺时保证双足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女性分娩后不要过早活动,特别注意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及时治疗慢性气管炎、腹泻等增加腹压的疾病。避免长期站立、下蹲或屏气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保持排便或排尿的通畅。适当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加营养,多食用有补气、补肾作用的食物,如鸡、山药、扁豆、莲子、芡实、泥鳅、淡菜、韭菜、大枣等。节制房事。

防治子宫脱垂的日常调养方法

子宫脱垂在治疗的同时,保养也很重要。孕妇可逐日增加起床的时间和活动范围,适当做产后体操。女性在分娩后,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产妇出汗较多,所以要勤换内衣以及床垫,注意外阴部卫生清洁。轻度子宫脱垂需要减少房事,中度子宫脱垂患者需要禁止房事。单纯用药物治疗子宫脱垂三度的患者,如果效果不明显,应该采取手术治疗。注意定期到医院复诊,有利于观察病情的轻重缓急。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