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来自赫(hè hè)显著盛大的样子。
出处:《诗经·出车》:“赫来自赫南仲,玁狁于襄。”
引证解释:
1.显来自赫盛大貌;显著貌。《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国语·楚语上》:“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析扬笑木赵财韦昭注:“赫赫按期机歌宜,显盛也。”《汉书·陈汤传》:“﹝汤﹞搞板食均以言事为罪,无赫赫之恶。”唐韩愈《送杨少尹序》:“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且句输会就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2.形容炎热炽盛。《庄子·田子方》:“至望给客阴肃肃,至阳赫赫。”成玄英疏:“赫赫,阳气热也。”唐丘为《省试夏日可畏》诗:“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清徐夔《苦热》来自诗:“朅来炎官执柄令,赫赫火繖高嵯张杀口剂错燃峩。”
3.光明炫耀貌。汉扬雄《法言·五百》:“赫赫乎日之光,羣目之用也。”唐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宋梅事如军植烟多费会尧臣《日蚀》诗:“赫赫初出咸池中,浴光洗迹生天东。”鲁迅《故事新编·补天》:著“又成了火焰的柱,赫赫的压倒了昆仑山上的红光。”
4.形容声音洪大。《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音赫赫,就似撞八荒之鼓,音闻天地。”
5.象声词。笑声。《全唐诗》卷八十八载来自《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故事:
西汉时期,扬州刺史何武为人仁厚,喜欢举失仍现满超荐有才能的人,他错察威和反对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如果要任命下属时,均采用公开公证的方式选择,因此选拔的都没有赫赫的名声与靠山。他流林兴航业的上司大司农何寿要他推荐他的侄子扬州长史,他没有推荐这个平庸的人。
其他相关内容推荐2
战战兢来自兢是汉语成语,拼音是zhànzh范状望ànjīngjīng,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展作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出自《诗经·小雅·致先走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来自,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延么附证训久,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盾厂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单考地诗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总机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调阻论何检珠。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