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典属国结构是什么

典属国结构是什么

来源:华拓科技网


典属国的结构是:典(上下结构)属(半包围结构)国(全包围结构)。

典属国的拼音是:diǎn shǔ guó。网络解释是:典属国典属国,来源于秦汉,意思是负责属国的,秩二千石,负责少数民族事务。同秦朝设立的典客分别处理内外事务。典属国主要负责对外事务,同周边的少数民族各国具体交往由典属国执行,在秦汉时典属国的职权类似现在的外交。元狩三年增加了属国都尉负责管理归附的少数民族,主要从官有属国都尉、九译令、丞等。典客(大鸿胪)主要负责内务,诸侯王、列侯的事务都属大鸿胪掌管,包括他们的谥号,诸侯朝见的接待、礼节等等。但是汉朝权力机关职能转换过程中,典客、典属国的职权也发生了变化,首先少数民族朝见皇帝的仪式划归大鸿胪负责,而不再由典属国负责,典属国后来只负责归降的少数民族,具体外交事务,外交的制定都由丞相,甚至皇帝直接负责,典属国的权力日益削弱,在西汉成帝前28年时被并入大鸿胪。北魏时复置,主管外交事务。其他解释是:官名。汉武帝置。掌蛮夷之降附者。《史纪·李将军传》:「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汉书·百官公卿表》:「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汉书·昭帝纪》:「苏武前使匈奴,留单于庭,十九岁乃还,奉使全节,以武为典属国。」注:「典属国,本秦官,汉因之,掌归义蛮夷,属官有九译令,后省并大鸿胪。」;汉、李陵〈答苏武书〉:「位不过典属国。」。

典属国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典属国详细内容】

典属国,来源于秦汉,意思是负责属国的,秩二千石,负责少数民族事务。同秦朝设立的典客分别处理内外事务。典属国主要负责对外事务,同周边的少数民族各国具体交往由典属国执行,在秦汉时典属国的职权类似现在的外交。元狩三年增加了属国都尉负责管理归附的少数民族,主要从官有属国都尉、九译令、丞等。典客(大鸿胪)主要负责内务,诸侯王、列侯的事务都属大鸿胪掌管,包括他们的谥号,诸侯朝见的接待、礼节等等。但是汉朝权力机关职能转换过程中,典客、典属国的职权也发生了变化,首先少数民族朝见皇帝的仪式划归大鸿胪负责,而不再由典属国负责,典属国后来只负责归降的少数民族,具体外交事务,外交的制定都由丞相,甚至皇帝直接负责,典属国的权力日益削弱,在西汉成帝前28年时被并入大鸿胪。北魏时复置,主管外交事务。

二、引证解释

官名,秦始置。掌管与少数民族往来的事务,西汉沿之,秩二千石。属官有九译令。元狩三年(前120)设五属国以处内附匈奴,又置属国都尉、丞、侯、千人,皆隶典属国。河平元年(前28)并入大鸿胪。后北魏亦曾置。

三、网络解释

典属国典属国,来源于秦汉,意思是负责属国的,秩二千石,负责少数民族事务。同秦朝设立的典客分别处理内外事务。典属国主要负责对外事务,同周边的少数民族各国具体交往由典属国执行,在秦汉时典属国的职权类似现在的外交。元狩三年增加了属国都尉负责管理归附的少数民族,主要从官有属国都尉、九译令、丞等。典客(大鸿胪)主要负责内务,诸侯王、列侯的事务都属大鸿胪掌管,包括他们的谥号,诸侯朝见的接待、礼节等等。但是汉朝权力机关职能转换过程中,典客、典属国的职权也发生了变化,首先少数民族朝见皇帝的仪式划归大鸿胪负责,而不再由典属国负责,典属国后来只负责归降的少数民族,具体外交事务,外交的制定都由丞相,甚至皇帝直接负责,典属国的权力日益削弱,在西汉成帝前28年时被并入大鸿胪。北魏时复置,主管外交事务。

四、其他解释

官名。汉武帝置。掌蛮夷之降附者。《史纪·李将军传》:「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汉书·百官公卿表》:「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汉书·昭帝纪》:「苏武前使匈奴,留单于庭,十九岁乃还,奉使全节,以武为典属国。」注:「典属国,本秦官,汉因之,掌归义蛮夷,属官有九译令,后省并大鸿胪。」;汉、李陵〈答苏武书〉:「位不过典属国。」

五、关于典属国的成语

朝章国典  比物属事  波骇云属  波属云委  纯属  貂狗相属  

六、关于典属国的词语

典属国  典地,典田  属属  洞洞属属  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朝章国典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典属国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