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生儿脐疝的症状与护理方法

新生儿脐疝的症状与护理方法

来源:华拓科技网


“肚脐眼”突出,医学上称为“脐疝”,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由于腹压的作用,脐带残端逐渐增大,腹腔中的液体、肠管或大网膜进入脐带残端,形成脐疝。民间称“气肚脐”。

小儿安静或平卧时,突出的肠子返回腹腔,肿块消失。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肌发育,疝孔逐渐缩小,最后闭合,脐疝消失。

脐疝的症状

婴儿出生后,脐部是一个先天性薄弱点,凡是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都能使脐疝外突,例如咳嗽、打喷嚏、哭闹等。

新生儿哭闹、排便时,腹压增高,脐疝增大;

安静或平卧时,突出的肠子返回腹腔,肿块消失,脐疝减小,甚至看不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肌发育,疝孔逐渐缩小,最后闭合,脐疝消失。婴儿脐疝一般在1~2岁时自愈,无需治疗。

脐疝患儿的护理方法

一般在1~2岁以上,小脐疝(直径在2厘米以下者),可请小儿外科采用保守疗法,用胶布粘贴,每1~2周更换一次。此法的缺点是胶布容易刺激皮肤,应仔细观察贴胶布处有无皮炎,绝不可在家自行乱贴。若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脐疝孔较大,则应去医院手术治疗,其效果甚好。

脐疝病儿一般并无痛苦,并不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仅极少数发生肠子嵌顿。个别小儿可能因局部膨胀而有不适感觉。有些家长为了不使其脐疝膨出,使小儿尽量少哭或不哭,对小儿百依百顺,日久后会造成心理发育障碍,必须注意这一点。

特大脐疝属于疾病范畴,需要手术治疗。发生疝嵌,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不可有半点拖延。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